[发明专利]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95333.5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牛小锋;刘天培;周申光;曾迁;周铁;马龙兴;张凯邦;孔凡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182 | 分类号: | B60W30/1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 模式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模式请求信号;根据模式请求信号,按照预设的模式优先级顺序控制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其中,驾驶模式至少包括:标准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低速四驱模式、经济模式和涉水模式。本发明增加了涉水模式,提高了车辆涉水行驶时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全地形模式的多样性,提高了越野行驶的安全性,提高了驾驶员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全地形控制系统是一种电子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员可根据当前车辆行驶的路况选择相应的地形模式,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现有已上市车型中搭载的全地形控制系统(如陆虎、JEEP、途观L等),其地形模式主要包括普通、经济、运动、雪地、泥地、沙地、山地。现有的地形模式涵盖了大部分的常规路面以及越野路面,但是还不够全面,还存在改善的空间。例如,在实际驾驶车辆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以下工况:暴雨后的城市街道、户外的小河或者较大的水沟等。在这些情况下都涉及到车辆的涉水,深水路面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完全不同于其它地形对车辆状态的影响,其最显著的特点为:1、车辆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浮力,同时受到前进方向的阻力;2、车辆涉水后在短时间内会对降低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3、若涉水过程中发动机进气管进水或者发动机排气管倒吸进水都会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车辆涉水行驶时,通过性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技术针对车辆涉水行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来对车辆进行相应保护,即目前车辆的全地形控制系统并不具备涉水模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增加了涉水模式,提高了车辆涉水行驶时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全地形模式的多样性,提高了越野行驶的安全性,提高了驾驶员的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模式请求信号;根据所述模式请求信号,按照预设的模式优先级顺序控制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其中,所述驾驶模式至少包括:标准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低速四驱模式、经济模式和涉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模式优先级顺序为:所述低速四驱模式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经济模式的优先级,所述经济模式的优先级与所述涉水模式的优先级相同,所述涉水模式的优先级高于标准模式的优先级,所述标准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和沙地模式的优先级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果车辆的当前模式为标准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或沙地模式,则可响应其他所有模式对应的模式请求信号;如果车辆的当前模式为经济模式,则仅可以响应涉水模式和低速四驱模式对应的模式请求信号;如果车辆的当前模式为涉水模式,则仅可以响应经济模式和低速四驱模式对应的模式请求信号;如果车辆的当前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不响应其他所有模式对应的模式请求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每个驾驶模式下,控制车辆的各子系统分别执行对应于所述驾驶模式的预设执行策略。
进一步地,还包括:判断是否有子系统在预设时间内未执行所述预设执行策略;如果有,则进行故障报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在原有全地形控制系统的普通、运动、雪地、泥地等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涉水模式,并设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提高了车辆涉水行驶时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全地形模式的多样性,提高了越野行驶的安全性,提高了驾驶员的体验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驾驶模式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增加了涉水模式,提高了车辆涉水行驶时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全地形模式的多样性,提高了越野行驶的安全性,提高了驾驶员的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5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