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5204.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萍;何勇;刘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叶绿素 荧光 成像 转基因 玉米 草甘膦 耐受 表型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检测方法,包括:(1)制备实验样本;(2)获取受草甘膦胁迫不同天数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植株冠层叶片的莽草酸含量;(3)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获取受草甘膦胁迫不同天数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植株冠层的叶绿素荧光参数;(4)建立PLSR模型,剔除异常样本,经K‑Means选择建模集和预测集;(5)利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对草甘膦胁迫响应最敏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6)基于选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转基因玉米植株实际的莽草酸含量建立PLSR回归分析模型,建模集和预测集决定系数为R2=0.75,R2=0.63。本发明鉴别精度较高、操作简单,可实现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快速无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基因作物的除草剂耐受性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农田杂草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田间杂草影响农作物的品质,还会使作物的产量达到10%-100%不等的损失,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目前,杂草的防除主要依靠喷施除草剂。草甘膦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最为成功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它杀草谱广且具有极好的内吸传导性能,能有效防除多年生深根恶性杂草,且对人畜安全,易分解、不污染环境,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但由于其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在防除杂草的同时杀死农作物,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因此培育出具有抗草甘膦特性的作物,能大大的提高除草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草甘膦工业的发展。
自从Comai等从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分离出抗草甘膦突变基因(aroA)以来,各国科研工作者对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全球已经成功研制多种抗草甘膦作物,其中玉米发展最为迅速。目前转基因耐草甘膦玉米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测定法、生理生化法、核酸分析法、蛋白质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对样本具有破坏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急需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对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进行检测,为转基因耐草甘膦玉米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有研究表明喷施草甘膦后,植物体内莽草酸含量升高,因此,莽草酸积累是植物经草甘膦处理后最早出现的且相对敏感的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能够及时探测外界胁迫对作物内部生理的细微变化,简单、快速、精确地预测玉米受到胁迫后莽草酸的含量,较好的反映玉米草甘膦的胁迫程度,对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进行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鉴于原有生物技术检测的利弊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检测方法,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进行检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快速检测提供切实有效的检测手段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的转基因玉米草甘膦耐受性表型的检测方法,包括:
(1):种植同等数量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对一部分数量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喷施浓度为1080g a.e.ha-1的草甘膦溶液作为实验组,对剩余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喷施等量的水作为对照组;
(2)通过制定莽草酸标准曲线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得受草甘膦胁迫不同天数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植株冠层叶片的莽草酸含量;
(3)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获取受草甘膦胁迫不同天数的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植株冠层的荧光参数;
(4)采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对草甘膦胁迫响应最敏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5)通过k-means方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内选择建模集和预测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压力差的液压制动钳耗液量自动测试系统
- 下一篇:刀盘假煤壁截割试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