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及传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2411.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四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杰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B25J11/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张泳聪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电池 外壳 多工位加 工用 传送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其包括机台与机械手,该机械手设于该机台上,所述机械手包括两条机械臂,该机械臂可左右移动地设于该机台上,于该机械臂上按间隔距离可前后移动地设有若干对物料夹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送方法,能解决传统技术中物料在传送过程出现的偏位、移位等问题,增加了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传送精度,保证了产出的电池外壳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及生产出不良品的概率,节省了生产成本,能高效高品质的完成大批量产品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外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及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拉伸技术是国内冲压行业的瓶颈,特别是不锈钢材料的拉伸,而以往的拉伸工艺中,采用传送带运送物料的方式将原料送入冲头中进行拉伸,这种方式并不能保证生产出的电池外壳品质,而且速度慢,花费时间长,人工成本大,满足不了大批量产品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实施的传送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其包括机台与机械手,该机械手设于该机台上,所述机械手包括两条机械臂,该机械臂可左右移动地设于该机台上,于该机械臂上按间隔距离可前后移动地设有若干对物料夹头。
所述机械手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丝杆滑块和两个直线导轨,该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台左侧,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朝右设置并与该滚珠丝杆一端连接有联轴器,该丝杆滑块可前后移动地套设于该滚珠丝杆上,该丝杆滑块上设有与滚珠丝杆相配合的转动块,该丝杆滑块两端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该直线导轨设于该机台上,该机械臂设于该直线导轨上。
所述机械手还包括传动气缸、气缸滑块与两条转轴,所述传动气缸上设有连接架,该传动气缸通过该连接架与所述机械臂连接,该气缸滑块与该传动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两条转轴可转动地对应该机械臂设置,于该转轴上设有齿轮,该气缸滑块上设有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若干支摆杆,该摆杆朝向上设置,所述机械臂上对应该摆杆可前后移动地设有若干夹头滑块,所述物料夹头位于该夹头滑块前端,该滑块下端与该机械臂之间设有复位圆线簧。
所述两条机械臂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待加工的电池外壳的推尺固定块,该推尺固定块与所述物料夹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种传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运行该加工传送设备,待加工的电池外壳进入到机械手中;
步骤2:若干对物料夹头对应地向前移动将待加工的电池外壳夹紧,机械臂向后移动,将待加工的电池外壳传送到后一工位,此时物料夹头对应地向后移动将待加工的电池外壳松开然后进行加工,机械臂向前复位。
所述机械手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丝杆滑块和两个直线导轨,该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台左侧,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朝右设置并与该滚珠丝杆一端连接有联轴器,该丝杆滑块可前后移动地套设于该滚珠丝杆上,该丝杆滑块上设有与滚珠丝杆相配合的转动块,该丝杆滑块两端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该直线导轨设于该机台上,该机械臂设于该直线导轨上;
所述步骤2中,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着滚珠丝杆运动,同时滚珠丝杆带动丝杆滑块前后移动,从而使机械臂在直线导轨上前后移动。
所述机械手还包括传动气缸、气缸滑块与两条转轴,所述传动气缸上设有连接架,该传动气缸通过该连接架与所述机械臂连接,该气缸滑块与该传动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两条转轴可转动地对应该机械臂设置,于该转轴上设有齿轮,该气缸滑块上设有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杰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杰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