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1413.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斌;曹雅忠;尹姣;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蛴螬 取样技术 调查 样点 农作物田 长条形 取样 对角线 布局形式 技术保障 实际问题 数量调查 效果提供 作物种植 长轴 抽样调查 判定 垂直 栖息 隐蔽 防治 评估 | ||
1.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调查取样的样点形状为细长条形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
其中调查取样的样点形状,样点的长度设定为330.0cm或以上;其样点大小(或面积)设定为1.0m2。其中,具体的样点形状及面积设定为330.0cm×33.0cm,或长于330.0cm的细长条形的特定样点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
样点细长条形的方向与农作物种植行的方向呈垂直角度的格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调查取样时间内,采用长条形样点进行双对角线5点法预调查取样,获得农作物田的初步蛴螬密度;
2)判定所述蛴螬初步密度与1.0头/m2的差值Δt大小,确定抽样调查的方法;
3)若Δt≤0,则转向步骤4);
若0<Δt≤1,则转向步骤5);
若1<Δt≤4,则转向步骤6);
若Δt>4,则转向步骤7);
4)蛴螬发生轻,在防治指标之下,无需抽样调查;
5)接近防治指标,采用“棋盘式”的调查取样方法,重复抽样调查3次,一次调查的样点数在102~204个样点;
6)达到了防治指标,采用棋盘式或双对角线方法的任一种;重复抽样调查3次,一次调查36~102个样点;
7)蛴螬大发生,采用“棋盘式”、“双对角线”、“Z”字形、“平行线”和“随机抽样”不同方法中的任一种,重复抽样调查3次,一次调查17~68个样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
调查取样的精确度设定为95%或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调查取样时间为作物生长期或收获期、蛴螬越冬期之前,在这两阶段内各调查一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田蛴螬发生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抽样调查即以每个样点面积(1.0m2)向下挖土,在作物生长期调查,挖土深度为地表面以下15.0~25.0cm;在作物收获后至蛴螬越冬前,挖土深度为地表面以下30.0~6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14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社保卡系统
- 下一篇:智能养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