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瓷质炖盅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8901.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楚钦;刘正茂;钟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4;C04B41/86;C03C8/00;A47J27/00;A47J36/04;B28B1/26;B28B11/22;B28B11/04;B28B11/24;B28B7/38;B28B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瓷质炖盅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强化瓷质炖盅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用陶瓷行业中,强化瓷质是强度相对高于普通瓷质和陶质的一类瓷质。炖盅是一种可以用于接触食物的容器,通常用以炖(烹调)食物(通常为补品)。食物存放于炖盅中,炖盅连食物一起放置于另一个容器内(如锅等容器)。有时一个容器内放置多个炖盅。容器内加水,采用明火或电热等方式对容器加热,提高容器内水的温度,水温通过炖盅将热量传递给炖盅内的食物,形成烹调。这种烹调方法,也称为隔水炖,能使食物美味,营养成份损失少,是中式烹调和民间常用的一种烹调方式。
陶瓷炖盅卫生实用,经常在家用电器中配套使用。炖盅使用频繁,装入食物后进入锅中,经烹调后,炖盅直接上餐桌,用餐后炖盅又作清水和消毒处理。因此,要求炖盅耐碰撞和耐摩擦,经久耐用,易于清洗。
瓷质炖盅的强度通常优于陶质炖盅,但采用普通瓷质制成的炖盅,在强度和耐摩擦方面,不够理想,使用寿命短。如何采用经济和可行的方法,制备出强化瓷质炖盅,是日用陶瓷行业和家用电器行业研发和创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耐摩擦、寿命等方面优于陶质炖盅、普通瓷质炖盅的强化瓷质炖盅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强化瓷质炖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坯料制备
取机锥高岭土20—24重量份、淘洗高岭土44—48重量份、石英8—12重量份、氧化铝4—6重量份、煅烧滑石1—3重量份、钾长石14—16重量份作为原料。
上述机锥高岭土是取未经过淘洗和加工的高岭土原矿,采用机锥(机械捶打)处理后制得,处理时间为16—18小时;上述淘洗高岭土,是取高岭土原矿采用水进行淘洗,除去其中的游离石英及其它岩屑后制得;上述煅烧滑石是取滑石经过1200℃煅烧后制得。
将上述原料混和后加清水进行湿法球磨,经球磨原料经除铁机除铁,经除铁后原料过220目筛,经过筛原料存放入储料池进行陈腐,陈腐时间72—80小时,经陈腐原料通过压滤机压滤成泥片,经压滤泥片通过练泥机进行练泥,制备出质量含水率为21—23%的坯料备用。
下面简述上述配方原料应用及坯料制备工艺的特殊作用:采用部分高岭土进行机锥处理,使原料形成鳞片状的细颗粒,能使制备的坯料密度增大,可塑性增强,解决含铝量较高时坯料产生的可塑性下降问题;采用部分高岭土进行淘洗,去除高岭土中固有的游离石英和岩屑等杂质,也使高岭土成为粘度较高的淘洗泥,单位原料中的含铝量比例加大,提高坯料的含铝量;加入氧化铝,能够补充坯料的含铝量,使坯料含铝量达到强化瓷质的要求;加入石英,是补充二氧化硅,调节坯料中的硅铝比例;加入煅烧滑石,去除杂质后的滑石,也相当于加入氧化镁,在产品的烧成中起到助熔作用,同时可提高产品的耐热冲击强度;加入钾长石,可使产品烧成之后胎体致密化;坯料制备工艺中,对经过筛的原料存入储泥池中进行陈腐72小时以上,可使制备的坯料的粘度和可塑性提高,使含铝量较高的坯料在产品成型过程不易开裂,产品合格率提高。以上原料的搭配和工艺的配合,多方位确保炖盅产品含铝量较高且达到高瓷质强度,又能使坯料符合炖盅产品成型及烧成等生产环节的要求。
(2)釉料制备
取钾长石38—42重量份、石英24—26重量份、方解石11—13重量份、煅烧滑石7—9重量份、淘洗高岭土9—11重量份、煅烧氧化铝1—3重量份、氧化锌2—4重量份作为原料。
所述淘洗高岭土、煅烧滑石与步骤(1)中的相同;上述煅烧氧化铝是取氧化铝经过1250℃煅烧后制得。
将上述原料混和后,加入与混和原料的重量比为1:1的清水进行混和,然后进行球磨,经球磨的原料经除铁机进行除铁,经除铁后原料过1500目筛,制成釉料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云端医疗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微生物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