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乙酰转移酶活性检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807.5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菲菲;王宗花;邹妍;管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乙酰 转移酶 活性 检测 电化学 发光 传感器 构建 | ||
1.一种用于乙酰转移酶活性检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是通过以下方法构建得到的:
首先,将金电极进行抛光、清洗及活化处理,通过金硫键作用将捕获DNA组装于电极表面,并用巯基己醇封闭电极表面非特异性结合位点;随后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多肽链,并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作用下对多肽链进行乙酰化处理,使之脱离金电极表面;最后将金电极置于含有两种发夹DNA的杂交链溶液中进行杂交链反应以及银簇的还原;即可组装好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金电极进行抛光、清洗及活化处理的具体方法是:金电极用铝粉抛光,用乙醇、水依次超声清洗后,于硫酸溶液中进行金电极表面的活化处理,水洗,吹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金电极进行超声清洗时间为2.0~3.0 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硫酸溶液浓度为0.5~1.0 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吹干金电极使用氮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将活化后的金电极浸入捕获DNA中,孵化,形成捕获DNA修饰的金电极,洗净、吹干后将捕获DNA修饰的金电极置于MCH溶液中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得到MCH-捕获DNA-Au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捕获DNA的浓度为1.0~10.0μM,孵化的温度范围为35.0~37.5 ℃,时间范围为1.0~3.0 h,吹干使用氮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MCH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0~2.0 mM,封闭时间范围为0.5~1.5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将载有捕获DNA和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封闭的金电极于肽链溶液中,室温下放置;随后将金电极浸泡在含有HAT p300的缓冲液中,恒温反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室温下放置时间范围为20~50min。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用肽链浓度与捕获DNA浓度比为1:1,使用的HAT p300的浓度范围为0.1~1000.0 nM,Ac-CoA的浓度范围为8.0~10.0 μM。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缓冲液为PBS溶液,pH=7.2~7.6。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反应温度范围为30.0~37.0℃,反应时间范围为0.0~4.0 h。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将乙酰化处理后的金电极取出洗净、吹干,浸入含有两种发夹DNA HP1和HP2的杂交缓冲液中,恒温进行杂交链反应;随后向杂交缓冲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暗中放置后,加入NaBH4溶液,暗中进行反应还原形成银簇,得到组装完全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HP1与HP2的浓度比为1:1。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HP1和HP2与cDNA的浓度比为1:1~3:1。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其特征是,缓冲液为PBS溶液,pH=7.2~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8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断路装置和配电箱
- 下一篇:半定量快速识别大麻植物中四氢大麻酚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