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及脉冲光能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442.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阳;崔鲁贵;刘双强;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法布里珀罗腔 干涉 测量 脉冲 激光 能量 传感器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及脉冲光能量测量方法。首先,可调谐激光光源发出波长线性变化的信号光通过单模光纤接入到干涉腔中,从单模光纤发出的光被镀有银的铝制薄片反射并与入射信号光发生干涉,干涉光信号通过单模光纤导入到光谱仪中进行信号检测;其次,被检测的脉冲激光通过光纤准值镜耦合到单模光纤中,脉冲激光从光纤尖端射出时会产生力学效应,铝片在脉冲冲击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压缩干涉腔的长度;最后通过光谱仪得到的干涉吸收峰与初始条件下的峰值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被检测脉冲激光的能量。本测量装置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尺寸小、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传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脉冲激光能量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光纤传感等领域,法布里珀罗(FP)腔干涉具有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如微型腔的色度仪、光纤微腔的应变、温度和湿度传感等。作为法布里珀罗干涉腔干涉的传感元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薄片对脉冲激光的应变响应敏感的特点,当被检测脉冲光冲击薄片时,薄片的形变改变了FP腔的腔长度,导致相干波长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信号光共振吸收的波长的位置。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出吸收波长的位置就能够确定被检测光的脉冲能量。由于脉冲激光能量的精确测量在定量探究脉冲光的能量与实验现象的规律客观规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光纤传感的微纳结构大大减少了制作上所带来的资金消耗和能量源消耗,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可以大量生产,所以研究高精度的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的脉冲激光能量的测量传感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脉冲激光能量测量准确度和降低测量成本,众多研究中心对激光能量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美国NIST和英国NPL计量技术机构研制出了低温辐射计。在国内,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的刘国荣等人提出了一种绝对式高能量激光能量计光电校准方法,实现了能量计光电校准。2008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魏继峰等人对连续光功率计测量高重频窄脉冲激光能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等,但是这些测量结构为了得到高精度的结果,吸收装置以及测温元件大都采用了钯、铑等稀有金属,实验成本比较高,并且结构较为发杂。同时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在实验测量过程中,激光能量的热损失不易计算,因此增大了实验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测量精度高的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的脉冲光能量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包括检测信号模块1、传感模块2和被检测脉冲激光采集模块3,所述检测信号模块1由可调谐激光光源10、光谱仪11和一乘二光纤耦合器12构成;所述检测脉冲光能量传感模块2由石英玻璃管20,第一单模光纤22,第二单模光纤25,镀银的铝制薄片24以及干涉腔23构成;被检测脉冲激光的采集模块3主要由光纤准值镜30构成;第一单模光纤22、第二单模光纤25和镀银履职薄膜24固定在石英玻璃管20内部并且均同轴;在第一单模光纤22与镀银铝制薄膜24之间留有干涉腔23;宽谱光源10的输出端链接一乘二光纤耦合器12,一乘二光纤耦合器12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着光谱仪11和第一单模光纤22;光纤准值镜30链接第二单模光纤25。
本发明的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测量脉冲激光能量传感器还可以包括:
1、从宽谱光源10输出的光不会直接导入到光谱仪11中;导入到第一单模光纤22的光与被镀银铝制薄片24反射的光在干涉腔23中发生干涉,干涉信号通过第一单模光纤22导入到光谱仪11中进行信号采集及记录;光纤准值镜30链接第二单模光纤25,通过光纤准值镜30耦合到第二单模光纤25中的脉冲光在光纤尖端产生的冲击力使镀银铝制薄片24发生形变,改变干涉腔23的腔长。
2、第一单模光纤22、第二单模光纤25和镀银履职薄膜24通过胶21固定在石英玻璃管20内部,所述胶21为紫外固化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