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7493.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强;虞洋;叶锦坤;周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香菇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香菇酱是由香菇制备成的一种广受欢迎的食品。如,翟众贵,不同风味香菇酱加工技术的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公开了多种风味香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口感优良的香菇酱。
本发明香菇酱,它是由包含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干香菇90~110份、菜籽油180~220份、花生25~35份、干木耳10~20份、小米辣7~17份、黄豆酱70~90份、大蒜9~19份、花椒3~7份、食用盐8~12份、白砂糖1.5~2.5份、五香粉0.5~1.5份、生姜粉1.5~2.5份、干辣椒粉30~50份。
优选地,它是由包含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干香菇100份、菜籽油200份、花生30份、干木耳15份、小米辣12份、黄豆酱80份、大蒜14份、花椒5份、食用盐10份、白砂糖2份、五香粉1份、生姜粉2份、干辣椒粉4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香菇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炸制花生;
(2)取香菇,水提,切碎至细末;将大蒜、小米辣切碎至细末;
(3)香菇末的炸制:加菜籽油入锅内,倒入香菇末进行炸制;
(4)炒制:将菜籽油加热,放入花椒炸制,去除;依次放入蒜末,小米辣末炸香,随即加入干辣椒粉,再加入炸制好的香菇末,不停翻炒,依次加入食盐、五香粉、生姜粉、黄豆酱、花生、木耳,直至木耳熟透,即可。
步骤(1)中,炸制花生的温度150℃,时间为2min。
步骤(2)中,水提是取干香菇,煎煮三次,每次加10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得水提的香菇。
步骤(3)中,菜籽油加热至180℃,倒入香菇末进行炸制,温度保持在180℃,炸制时间为6min。
步骤(4)中,菜籽油加热至150℃,放入花椒炸制,炸制时间为2min。
步骤(4)中,加入干辣椒粉后,温度控制在120℃。
步骤(4)中,香菇末炒制3min后,加入食盐。
本发明香菇酱的色泽油亮鲜艳,香味浓郁,味道鲜香麻辣,口感层次分明,香菇柔软,木耳爽脆,花生干脆,黄豆酱的香甜搭配小米辣的劲辣,老少皆宜,生产工艺简单,应用前景优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香菇酱的制备
1原料:干香菇100g、菜籽油200ml、花生30g、干木耳15g、新鲜小米辣12g、黄豆酱80g、大蒜14g、花椒5g、食用盐10g、白砂糖2g、五香粉1g、生姜粉2g、干辣椒粉40g。
2器材:美的电磁炉、菜板、菜刀、量杯、量勺、不锈钢锅铲、磅秤。
3制作流程:
(1)炸制花生,冷油下锅,加温至150℃炸制2min;
(2)将水提后的香菇(取干香菇100g,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每次加10倍纯净水,过滤,得水提的香菇)切碎至细末状;将大蒜、小米辣切碎至细末状
(3)香菇末的炸制:加200ml菜籽油入锅内,加热至180℃,此时倒入香菇末进行炸制,温度保持在180℃,炸制6min即可出锅沥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