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74259.9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宏平;川崎隆志;内藤康幸;富山盛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利军;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特性的红外线传感器。本公开的红外线传感器构成为:利用由贯通孔周期性地排列而成的薄膜状的声子晶体所形成的梁(13)将红外线受光部(12)和基体基板(11)分离,由所述声子晶体形成的梁(13)构成为:从所述红外线受光部(12)朝向所述基体基板(11)方向,每隔任意的间隔,贯通孔的周期(P)增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搭载了声子晶体结构的红外线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热型红外线传感器中,提出有如下结构的方案: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红外线受光部借助梁与基体基板分离地配置。该结构,是以使红外线受光部与基体基板热绝缘为目的,梁的绝热性能越高则红外线的受光灵敏度越提高。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将气凝胶等多孔质的材料作为梁使用,能够使绝热性能提高。但是,由于在无秩序的单纯的多孔质结构中,伴随着空隙率的增加,只不过会得到热导的减少,因此,绝热性能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在非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将以纳米级(1nm至1000nm的区域)周期性地排列的贯通孔和/或柱状的共振器导入薄膜状的物质,来使构成该薄膜的母材的热传导率减少。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声子晶体,由于构成材料的热传导率本身减少,因此,与单纯的多孔质结构相比,可以得到超出起因于空隙率的导入的热导的减少的绝热效果。
以下记述声子晶体控制热传导的构造。在绝缘体或半导体中,热主要通过被称为声子的晶格振动来运送。声子的色散关系(频率与波数的关系、或带结构)按各材料确定,绝缘体和/或半导体的热传导率由声子色散关系决定。尤其是,运送热的声子涉及100GHz至10THz的宽范围的频段,符合该频带的声子决定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在此,将前述的运送热的声子的频段定义为热的频带。在声子晶体中,通过导入周期结构,能够人工地控制材料本来的声子色散,因此能够控制材料的热传导率本身。尤其是,作为在色散曲线中对绝热性能造成影响的变化,可以例举出声子带隙(PBG)的形成。只要能够在热的频带形成PBG,PBG内的声子就会无法存在,因此,会不利于热的传导。结果,能够使热传导率减少。
通过将这样的声子晶体结构导入红外线受光部的梁,能够使红外线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63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015930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hysical Review B 91,205422(201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PBG的中心频率ωg与导入到声子晶体的周期结构的周期P相关(ωg∝1/P)。因此,能够利用PBG排除热传导的贡献的声子的频段,与声子晶体的周期较强地相关。另一方面,热的频带根据温度而变化。例如,温度越高则热的频带向越高频率侧移位,温度越低则向越低频率侧移位。因此,由单一周期构成的声子晶体中,仅在特定的温度下发挥优异的绝热性能。也即是,在伴随声子晶体的温度变化而PBG偏离热的频带的情况下,声子晶体的绝热效果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