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306.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海;张道玉;梁心雨;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滑动 事故 多发 路段 自动 鉴别方法 | ||
一种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中存在的事故多发路段遗漏和事故多发路段扩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进行事故数据预处理;步骤二:将步骤一预处理后的事故数据标记于道路上;步骤三:确定滑动窗口的滑动步长s和窗口长度l;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确定窗口长度的滑动窗口按照确定的滑动步长,沿着步骤二标记事故数据后的道路滑动,直到滑动窗口抵达待鉴别道路的终点为止;步骤五:事故多发路段鉴别结果输出。本发明用于事故多发路段检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基础建设,我国在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伴随这这些辉煌成就到来的还有交通事故的逐渐增多,为了能够较好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公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鉴别研究。在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鉴别研究过程中,事故都发路段鉴别的精度将决定着后续研究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投入。若事故多发路段鉴别不精确,不仅会造成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甚至会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在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鉴别研究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以及相关单位作出了大量的探索,并且提出了较多的研究方法。其中较简单较基本的主要有事故次数法、事故率法、预测事故,累计频率法、质量控制法、事故严重程度等,近些年一些较复杂的方法也相继出现,如基于遗传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鉴别研究等,这些方法基本都是基于固定单元划分或按照道路线形对道路进行路段划分的。
固定单元划分是人为的将待鉴别道路按照一定的长度划分为固定的单元,然后根据固定单元内一定时期内事故数的多少来进行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基于固定单元划分的方法运用于事故多发路段鉴别会存在两类弊端:一、事故多发路段的遗漏。在两个固定单元之间,可能存在事故数较多的情况,但是由于两个固定单元将其分摊,每个固定单元里面的事故数则会较少。因此,原本是事故多发路段的地方则被鉴别为非事故多发路段,就造成了事故多发路段的遗漏。二、事故多发路段的扩大。在在基于固定单元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划分时,若固定单元的单元长度取得过长,则会出现事故数全部集中于固定单元中的某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则事故数几乎没有,事故多那部分为事故多发路段,没事故或事故少那部分则不是事故多发路段,但是按照事故鉴别条件,该固定单元为事故多发路段,这就造成了事故多发路段的扩大,以至于在以后的事故多发段治理的过程中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样,按照道路线形进行划分的道路路段,在各路段接口处也会出现事故多发路段鉴别遗漏的情况,其事故多发路段遗漏的远离与固定单元划分时事故多发路段的遗漏相同,只是在事故多发路段鉴别中遗漏的事故多发路段的数量随着道路线形条件而变化,在道路线形条件较好的地方,道路路段划分的较长,遗漏的事故多发路段较少,在道路路段划分较短的地方,遗漏的事故多发路段较多。按照道路线形进行的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事故多发路段扩大,在道路线形条件越好的地方,事故多发路段扩大的情况也也严重,因为道路线形条件越好,道路路段划分的越长,当事故越集中,扩大的路段越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中存在的事故多发路段遗漏和事故多发路段扩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
一种基于滑动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自动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事故数据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预处理后的事故数据标记于道路上;
步骤三:确定滑动窗口的滑动步长s和窗口长度l;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确定窗口长度的滑动窗口按照确定的滑动步长,沿着步骤二标记事故数据后的道路滑动,直到滑动窗口抵达待鉴别道路的终点为止;
步骤五:事故多发路段鉴别结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