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130.6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英;吴粮华;陈航宁;郑育元;姜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86;B01D53/44;B01D53/14;B01J2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腈 装置 氨气 处理 工艺 | ||
1.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包括:
从氨氧化反应器中出来的高氨产品气流(6)在急冷塔(1)与低COD贫铵吸收液(17)接触吸收高氨产品气流中未反应的氨,得到富铵吸收液(8)及低氨产品气流(7);将富铵吸收液(8)在汽提塔(2)内经汽提塔汽提气(9)汽提除去挥发性有机组分(10),再在分离装置(3)中分离除去浮于上层的轻组分(11)和沉于下层的重组分(12),然后在解析塔(4)内经加热和解析塔汽提气(13)汽提得到粗氨气流(15)及高COD贫铵吸收液(14),高COD贫铵吸收液(14)与第一氧化剂(16)在湿式氧化反应器(5)中进行湿式氧化反应后得低COD贫铵吸收液(17)返回急冷塔(1)用于未反应氨的吸收;粗氨气流(15)冷凝后与第二氧化剂(19)在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器(18)中除去有机物后经精馏后得到无水氨物流;所述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器(18)中所用湿式氧化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1)90~99.5份的催化剂载体;(2)0.1~5份选自铂族中的至少一种贵金属;(3)0.1~5份铟;催化剂载体为TiO2和Al2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高COD贫铵吸收液和/或低COD贫铵吸收液中含有选自磷酸或磷酸二氢铵至少一种吸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氧化剂(16)和第二氧化剂(19)独立选自含氧分子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氧化剂(16)和第二氧化剂(19)独立选自纯氧、空气或富氧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器(18)中的反应温度为180~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器(18)中的反应压力为3.0~12.0MPa。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氧化剂与粗氨气流(15)冷凝后的体积比为50~4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粗氨气流在湿式氧化反应器(18)内的停留时间为10~9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腈装置中含氨气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重组分(12)为高聚物和/或氨氧化催化剂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1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驱立式搅拌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