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9612.4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冬虫夏草 感染 寄主 幼虫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效率的方法,在冬虫夏草菌感染其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前,采用pH值为3.4~5.6的缓冲溶液所配制的浓度为1×103~5×104U/mL的溶菌酶溶液预处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再用冬虫夏草菌感染经过上述预处理的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本发明的方法有助于冬虫夏草菌的感染寄主昆虫时的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虫生真菌感染昆虫效率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大宝”,性味甘、平,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的功效。冬虫夏草产于青藏高原东部区域,野生产量较小,近几十年来有资源量下降的趋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风险。
冬虫夏草是一种虫生真菌,寄生在蝠蛾属昆虫幼虫体内才能形成。由于冬虫夏草真菌的感染寄主昆虫的能力较差,加上蝠蛾属昆虫幼虫体壁屏障的保护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技术方案下,冬虫夏草菌往往无法高效入侵寄主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号:CN100587057C)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采用含有中国被毛孢的菌液或子囊孢子液向寄主幼虫体表喷洒的方法进行接种感染,但此方法存在感染效率低、耗费时间过长、菌种材料产量有限等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106235A)公开了一种全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端直径小于0.2mm的不锈钢实心针或空心针的针状器具,沾取中国被毛孢菌体和孢子混悬液刺伤寄主幼虫以破坏其表皮的方法进行接种感染;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4920066A)公开了一种提高冬虫夏草寄主感染率的方法,该方法用激光照射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体表,制造微小伤口,有助于中国被毛孢菌进入寄主幼虫体腔内,此类方法人为造成寄主寄主幼虫体表物理伤口,造成寄主幼虫容易感染饲养基质或饲料中含有的其他感染污染杂菌,如白僵菌、拟青霉菌、细菌等病害菌,引起成草率低、培植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在避免物理创伤带来的问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的效率是冬虫夏草产业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普遍存在感染效率低,且改良技术中存在造成寄主幼虫难以修复的物理性创伤、寄主幼虫容易感染饲养基质或饲料中含有的其他感染污染杂菌,如白僵菌、拟青霉菌、细菌等病害菌,引起成草率低、培植环境污染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不造成寄主幼虫难以修复的的物理性创口,又能有效提高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效率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
在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前,采用pH值为3.4~5.6的缓冲溶液所配制的浓度为1×103~5×104U/mL的溶菌酶溶液预处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再用冬虫夏草菌感染经过上述预处理的寄主幼虫。
所述预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的溶菌酶溶液喷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土壤基质中,每立方厘米土壤基质喷入温度为10~18℃的上述溶菌酶溶液0.1~0.5mL,然后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投入上述含有溶菌酶溶液的土壤基质中进行酶作用,每9~25平方厘米投入1条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酶作用温度为10~18℃、湿度为40~90%,酶作用时间为2~7天。优选的,所述溶菌酶的浓度为5×103~2×104U/mL,配制溶菌酶溶液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5.0~5.6。优选的,每立方厘米所述土壤基质中喷入所述溶菌酶溶液的量为0.25~0.35mL、酶作用温度为12~15℃、湿度为70~80%,酶作用时间为3~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灵芝段木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