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6435.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富;吴天涯;徐顺涛;孙冬;王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功率特性好、价格低廉、循环寿命长和安全稳定等卓越性能,所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已经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0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无应力插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几乎不发生结构改变,循环性能好;有很好的充放电平台;不与电解液反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与商品化的碳负极材料相比,通常具有更好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和合金类负极材料相比,更容易制备,成本更低。当前人们对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012)负极材料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该材料仍存在不能实现高导电性与高振实密度相统一的问题。这与材料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密切相关,在Li4Ti5012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上,目前主要是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和溶胶一凝胶法,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纳米Li4Ti5012颗粒,通过减小Li+扩散路径来提高导电性;但在解决堆积密度的问题上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下,将有机钛盐、配体、模板剂和有机溶剂按照摩尔比为1:(1.5~3):(15~30):(40~60)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20~200℃下反应12~36h。
(3)将(2)反应得到浊液进行抽滤,真空干燥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然后将粉体在在200~580℃的温度下煅烧2~12个小时,即得到多孔的二氧化钛。
(4)将(3)得到多孔的二氧化钛与锂源按摩尔比为(0.8~1.25):1充分混合均匀,在650~950℃的温度下煅烧2~20个小时,即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模板剂为甲醇(CH3OH)、甲酸(HCOOH)或者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C5H10O2)。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C3H7NO)。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配体为对苯二甲酸(HOOCC6H4COOH)或者二氨基对苯二甲酸(C8H7NO4)。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有机钛盐为钛酸正丁酯(C16H36O4Ti)、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钛酸丁酯(C16H36O4Ti)、钛酸异丙酯(C12H28O4Ti)、异丙醇钛(Ti4(OCH3)16)或者四异丙醇钛(C12H28O4Ti)。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的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或者硝酸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