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6435.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富;吴天涯;徐顺涛;孙冬;王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下,将有机钛盐、配体、模板剂和有机溶剂按照摩尔比为1:(1.5~3):(15~30):(40~60)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20~200℃下反应12~36h;
(3)将(2)反应得到浊液进行抽滤,真空干燥后进行研磨,过300目筛,然后将粉体在在200~580℃的温度下煅烧2~12个小时,即得到多孔的二氧化钛;
(4)将(3)得到多孔的二氧化钛与锂源按摩尔比为(0.8~1.25):1充分混合均匀,在650~950℃的温度下煅烧2~20个小时,即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2.根据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板剂为甲醇、甲酸或者P123。
3.根据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配体为对苯二甲酸或者二氨基对苯二甲酸。
5.根据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钛盐为钛酸正丁酯、钛酸四丁酯、钛酸丁酯、钛酸异丙酯、异丙醇钛或者四异丙醇钛。
6.根据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或者硝酸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