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中控频点干扰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049.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浪;罗中强;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45 | 分类号: | H04B17/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中控频点 干扰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中控频点干扰源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设备置于屏蔽室中,接好车机系统的电源,车机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收音模块、存储外设、模块1~N‑1、程控电源1~N和系统存储器;车机系统进行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扫描,得到车机系统关闭程控电源1~N前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以及车机系统顺次关闭程控电源1~N后各次的全频点扫描数据;车机系统将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与各次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定位出干扰源。本发明能自动得出各模块对频点测试的影响,从而在收音机性能测试过程中,无需频繁从屏蔽环境中拿出拆开就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干扰源,操作更简易,更快速,对测试环境要求更低且不易损坏车机,可广泛应用于测试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中控频点干扰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载市场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市场,车载产品对各器件的可靠性及耐久性要求一般都比较严格,故现阶段车载市场的技术发展水平远落后于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特别是在前装车载领域。随着智能设备的兴起,公众对于车载产品的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各方的注意力开始聚焦至车载市场。
当前的前装车载中控(即车机系统)一般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在研发阶段工程师需频繁进出屏蔽房来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特别是对干扰源的检测来说,收音机的频点较低,车机内部存在很多DC-DC电源,且机体内采用了很多集成模块,因而此类宽带噪声很难用近场探头进行识别。对此,现有的解决方法是硬件工程师先依据音频分析仪测试得到全频点信噪比测试结果,再将车机取出,根据经验和全频点信噪比测试结果来焊接或拆取相应的器件,然后组装放入屏蔽房来测试,如此反复操作来锁定最终的干扰源。这种通过频繁从屏蔽环境中拿出和拆开的收音机性能测试方式,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且频繁拆机的方式容易损坏车机,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快速、对测试环境要求低和不易损坏车机的,车载中控频点干扰源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中控频点干扰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设备置于屏蔽室中,接好车机系统的电源,其中,车机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收音模块、存储外设、模块1~N-1、程控电源1~N和系统存储器,N为程控电源的总数,模块1~N-1分别与程控电源1~N-1一一对应连接,程控电源N与系统存储器连接;
车机系统进行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扫描,得到车机系统关闭程控电源1~N前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以及车机系统顺次关闭程控电源1~N后各次的全频点扫描数据;
车机系统将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与各次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定位出干扰源。
进一步,所述车机系统进行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扫描,得到车机系统关闭程控电源1~N前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以及车机系统顺次关闭程控电源1~N后各次的全频点扫描数据这一步骤,其包括:
车机系统从FM模式、AM模式和FM+AM模式这三种预设模式中选择一种模式作为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模式;
车机系统根据选择的模式进行相应模式的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扫描,得到车机系统关闭程控电源1~N前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以及车机系统顺次关闭程控电源1~N后各次的全频点扫描数据。
进一步,所述车机系统根据选择的模式进行相应模式的收音频点干扰查找扫描,得到车机系统关闭程控电源1~N前的全频点预扫描数据以及车机系统顺次关闭程控电源1~N后各次的全频点扫描数据这一步骤,其包括:
S11、车机系统根据选择的FM模式通过收音模块自动进行FM全频点预扫描,并将所测得的FM全频点预扫描数据缓存到系统存储器中;
S12、进行初始化,以程控电源1作为当前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