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室交替供热自滤尘智能化煅烧装置及煅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3505.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毕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4 | 分类号: | F27B1/04;F27B1/10;C04B2/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环室 交替 供热 智能化 煅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双环室交替供热自滤尘智能化煅烧装置及煅烧方法,包括两套对称设置的环室供热煅烧流化床系统,在两套环室供热煅烧流化床系统之间设置有联通烟道,在两套环室供热煅烧流化床系统上端设置有中间料仓,并通过中间料仓与给料系统连接,在两套环室供热煅烧流化床系统下端设置成品料仓。本发明使轻烧镁行业的生产符合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优质高效的生产工艺要求。研制开发先进的节能、环保型煅烧装备,对镁质原材料的煅烧工艺、菱镁产业的资源化利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绿色冶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或建材、陶瓷、耐火材料行业的矿石原料煅烧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菱镁石煅烧和石灰石、高岭土、球团矿等煅烧的双环室交替供热自滤尘智能化煅烧装置及煅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冶金行业的球团矿、建材行业的石灰石、陶瓷原料的高岭土矿和镁质原料等煅烧设备老旧,工艺落后,均处于高耗能、高污染类行业。尤其是辽南地区的海城、大石桥一带的轻烧菱镁石产业集群,该地区的煅烧氧化镁窑炉是50年代初引进的反射窑,由于生产企业规模小,分布零散,且又地处山区、矿区,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进行轻烧氧化镁生产,能耗、环保等指标无人问津。在当今全球化的能源持紧、环保压力颇大的工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这种技术与指标落后的煅烧装备直接威胁到这些企业的生存,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
传统的反射窑煅烧装备主要存在下述几方面问题:
1)能耗高、热效率低
①成品料出料温度普遍高达700-800℃,没有冷却与回收余热措施,红料显热完全被浪费掉,窑炉热效率低;
②原料无预热工艺,且窑体预热带短,排烟温度高,排烟热损失大,能耗高;
③手工操作,无法控制空燃比,不完全燃烧或空气过剩系数过大等造成燃料浪费。
2)重污染的燃料结构,工艺落后,温度均匀性差
以轻烧镁行业窑炉的燃料结构为例,海城、大石桥一带轻烧镁窑的燃料有几种,最落后的是燃煤窑,采取煤燃料与菱镁石原料隔层布料,焖窑煅烧,且无温度检测与控制手段,燃料燃烧不完全,温度均匀性差,不仅能源浪费严重,且污染重。
近年来一些企业采用发生炉煤气和重油做燃料,虽然比煤燃料有所进步,但煤转化为发生炉煤气过程中,难免生成焦油和酚水,给环境带来消除不掉的污染。
燃用重油燃料的现有竖窑,重油雾化效果差,无足够的燃烧空间,燃烧自动化控制落后,燃料燃烧效率低,煅烧温度高低不均,经常过烧造成能源浪费和产品缺陷。
3)窑型与结构形式落后
①老式反射窑炉型,煅烧工艺落后,密封差,产量低;
②窑体装置缺乏料流分布与导流设施,影响火焰透热速度与深度,不能充分实现物流与能流间的有效传热,最终导致燃料浪费和煅烧温度均匀性差。
4)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差
该地区生产企业均手工操作,基本无检测仪表,属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盲区,智能管控与调优系统更无从谈起。因此,煅烧工艺的燃烧组织无科学依据,空燃比无动态调控,经常造成过烧成砣或因欠烧以致产品活性差等后果。
5)机械化程度低,产量低
采用间歇式人工出料方式,无定量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连续性差,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6)污染严重
①开放式人工卸料,无序排放,粉尘大,导致车间和周围大气环境粉尘含量严重超标;
②燃料燃烧缺乏精准与智能控制,SO2、NOx排放超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膏板生产线汽水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热均匀的箱式电阻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