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7686.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理;谷涛;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无线 组网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获取航电系统中各模块间的通信路径的相关参数;2)获取航电系统内各可用的通信方式的相关参数;3)从通信网络的通信性能、通信端机及通信介质的重量、通信端机及通信介质的成本三个方面,对步骤1)中的通信路径在步骤2)提供的通信方式中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优化分析,通信方式得到有线、无线混合航电网络方案并输出。本发明基于权衡分析构建航电网络机内无线优化权衡模型,对现有航电网络进行无线优化,形成安全、高速、可靠的有线无线混合的航电网络优化架构,通过无线网络取代部分有线航电网络,从而提高航电网络可靠性、降低飞机重量以及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属于航空电子系统设计、无线通信技术及权衡研究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日趋复杂,航电系统各模块间的通信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航空电子系统需要大量的电线、电缆及光纤等通信介质,这在飞机线路设计、电缆制造等方面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制造成本,同时复杂的通信电缆加剧了航电设备检修、维护及升级的难度。另一方面,连接航电设备间的电缆重量占据了整个飞机重量的2%~5%,这也增大了飞机的燃油消耗。
近年来,无线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将其应用于飞机内的航电网络中,可以有效的减轻飞机重量,显著减少机内航电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工作量及成本花销。然而,航电网络中存在庞大数量的有线通信路径,且可供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也有多种,因此,如何将现有可用于机内的无线通信方式匹配到航电网络中庞大数量的有线通信路径中,实现最优的通信性能,同时使航电网络的成本和重量也达到最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未曾见到相关的报道,仅有的一些关于飞机机内无线相关的报道,目前还处于机内无线可用频谱讨论的阶段。航电网络中庞大数量的有线通信路径有着各自的通信需求,而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在通信性能方面也各有所长(如通信速率、实时性等),因此,航电网络中无线化首先需要进行无线网络匹配选择,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航电网络进行无线化时的网络匹配选择问题,提出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通过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对现有航电网络进行无线优化,形成安全、高速、可靠的有线无线混合的航电网络优化架构,通过无线网络取代部分有线航电网络,从而提高航电网络可靠性、降低飞机重量以及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航电网络无线化组网分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航电系统中各模块间的通信路径的相关参数;
步骤2)获取航电系统内各可用的通信方式的相关参数;
步骤3)从通信网络的通信性能、通信端机及通信介质的重量、通信端机及通信介质的成本三个方面,对步骤1)中的通信路径在步骤2)提供的通信方式中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优化分析,通信方式得到有线、无线混合航电网络方案并输出。
依据上述特征,航电系统中各模块间的通信路径的相关参数包含航电系统中各模块间的通信路径的数量、通信路径的通信速率需求、通信路径的通信延时需求、通信路径的通信误码率需求、通信路径的通信距离。
依据上述特征,航电系统内各通信方式的相关参数包含通信方式的最大通信速率、通信方式的最大通信延时、通信方式的最大误码率、通信方式通信端机的重量、通信方式通信介质的重量、通信方式通信端机的成本、通信方式通信介质的成本。
优选地,步骤3)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i.将航电系统中各模块间的通信路径逐条与航电系统内各通信方式进行性能权衡分析,由
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