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分级燃烧和窑壁冷却功能的回转窑窑体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943.4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宽;荣文杰;齐凤升;刘中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7/02 | 分类号: | F27B7/02;F27B7/36;F27B7/38;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级 燃烧 冷却 功能 回转 窑窑体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分级燃烧和窑壁冷却功能的回转窑窑体,包括:回转窑本体,嵌套在回转窑本体内部的窑体内层结构;窑体内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圆筒、中间圆筒和第二段圆筒;中间圆筒的筒体上分布有多个气孔,中间圆筒的长度与回转窑本体中火焰高温区的长度一致;第二段圆筒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将第二段圆筒的末端与该回转窑本体的窑壁密封连接;第一段圆筒的端头与回转窑本体的窑头平齐,窑体内层结构的外径小于回转窑本体的内径,以使窑体内层结构和回转窑本体之间形成回转窑的环形进风通道。上述的窑体在回转窑工艺中,能够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又可以有效避免结圈问题,同时提高了回转窑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技术,特别是一种具有分级燃烧和窑壁冷却功能的回转窑窑体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各类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圈问题,结圈是指回转窑内高温带内壁发生的炉料环状粘附现象。轻微的粘附现象称为窑皮,当粘附达到一定厚度会影响炉子正常操作时,称为结圈。
一旦发生结圈,就会严重影响生产,使工艺制度失常、失控,比如结圈使窑内的物料填充系数增大,回转窑主电机电流增大,有时会出现跳闸现象.给窑炉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另外停窑处理结圈问题,会使生产不能连续,直接影响成品的产量、质量,增加能耗,并且频繁点火,会损坏回转窑的耐火层,进而影响窑炉寿命。
造成回转窑结圈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三方面:1)原料:对于水泥回转窑,石灰石原料中含有的未被筛掉的土和矿泥杂质(Al2O3,Fe2O3,SiO2,Na2O,K2O),会在高温下与氧化钙生成一种低熔点带粘性的化合物,促进结圈。2)燃料:以煤为燃料时,劣质煤中含有较多灰分,灰分会在窑内粘附和沉积,且煤中灰分含有的SiO2,Al2O3等酸性成分在高温下极易与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aO反应形成低熔点物质,增加液相量,造成结圈。3)热工制度:回转窑运行生产过程中,要求物料在高温下停留足够的时间,所以需要一定高温的火焰,并且要求火焰具有一定长度,而火焰的温度过高或者位置不合适,都会造成窑内物料局部高温,从而导致某些低熔点的物料产生部分液相,进而产生结圈。另外如果空气量不足同时煤粉细度偏高,会导致煤粉燃烧不完全,在窑内形成还原气氛,大量的CO使物料中的Fe2O3被还原成FeO,FeO与其它氧化物形成低共熔物,使液相过量形成,加快结圈的形成速度。
目前国内外对结圈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在窑运行过程中采取措施,比如波动窑温法,在窑运行过程中通过热冲击破坏结圈,使结圈物质自动脱落,但这种方法会造成窑炉减产;2)停窑之后对结圈物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有人工去除或者采用刮圈机去除的方法等,但都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回转窑的结圈问题。一旦回转窑出现结圈问题,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法,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同时影响回转窑的正常运行,降低生产效率,还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找出结圈形成原因,进而采取防治措施,才能使回转窑结圈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大开角单面指向性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