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003.3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华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L13/70;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腊肉加工 腊肉 肉制品加工 传统腊肉 防腐保鲜 工作效率 苯并芘 腌制 肉制品 加工 变质 | ||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腊肉加工方法。本发明腊肉加工方法通过对肉制品步骤中时间及温度的选择和限定,降低了腊肉产品的苯并芘含量。本发明加工方法将传统腊肉的加工时间由40天缩短至15‑20天,防止肉在腌制过程中发生变质,改善腊肉的防腐保鲜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腊肉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具有特殊的风味,而我国东北地区,入秋之后气温凉爽、空气干燥,对生产腊肉十分有利。
腊肉一般是按其产地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湖南腊肉、广东腊肉、四川腊肉和东北腊肉等。目前在国内消费市场中消费量最大的是广式腊肉、湖南腊肉和川味腊肉。湖南腊肉尤以湘西部地区的最为著名。
传统腊肉加工过程中,为了防止肉在腌制过程中出现变质的现象,需要使用大量的食盐,其添加量一般为4~8%,这样加工出的腊肉会过咸且质地坚硬,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不利,导致消费者消费腊肉的意愿也在降低。为了克服传统腊肉的缺陷,很多研究开发了低盐的腊肉制品。周明月等人研究出了一种低盐的川味腊肉,在加工中采用干腌法,每100千克原料肉使用食盐2.5千克,另外还采用了花椒、辣椒等腌制剂,最终产品中食盐含量为5.13%(周明月,低盐川味腊肉的研制与加工,肉类研究,2012.Vol.26,No.0217-21)。但该方法,腌制时间长,需要4-6天,对腌制的温度控制严格(4-6℃),腌制后的肉块需要用清水清洗,容易使肉中的香味成分随水流出,影响产品的风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腊肉加工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将腊肉的加工时间缩短为15-20天,且加工得到的腊肉产品,其含盐量与苯并芘的含量都显著降低。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肉的处理:将原料肉分割条状或块状,所述的原料肉取选自猪的后腿肉;
2)腊肉调味料的制备方法:用盐、花椒、大料(又叫三奈的)、白糖(少许)混合一起,涂抹在所述的步骤1的肉上,所述的原料肉的表面全抹透;
3)然后把肉块放在盆里,一块压一块的。处理后的原料肉放入腌制液中在0℃的温度下腌制96小时;
4)将腌制完成后的肉挂起来沥干表面水分,然后把每一块的一端刺一个口,用绳子系起来,在热水里浸一下,洗去上面的盐水,就可以挂在衣架上,或者穿在竹竿上晾晒,晾晒时间15-20天。
步骤1)中原料肉块是长块状;步骤1)中的原料肉中肥肉约为45%
步骤2)中调味料的制备是每1块原料肉使用调味料用盐30克,花椒4份,八角2份,放入水中用大火煮开,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下提取;
步骤3)中的腌制方式可用烘房烘烤设备,加热可用电、蒸汽或其他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腊肉香辛料液的制备
(1)称取花椒20克、八角10克,用医用纱布包好,放入970克水中用大火煮开,然后在将温度控制在80℃下提取3小时,冷却得到香辛料液。
2、原料肉的处理
选用猪后腿肉作为原料肉,将其分割为300克左右的肉条,肉块肥肉约为45%。分割后用于腌制腊肉的重量为4000克。
3、肉的腌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华,未经吴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筛检的大豆浸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味猪肉即食制品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