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桑品种筛选和果实品质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4125.0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种 筛选 果实 品质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桑品种筛选和果实品质改良方法。本研究系统分析了13个果桑品种的化学组分和矿质元素,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处理,结果表明桑葚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可能是影响果实活性成分的关键成分,而锌和铜等矿质元素也起到相应作用,果实中芦丁、花青素、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是决定桑椹果实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花青素、维生素C和芦丁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矿质元素中钙、镁、钾和硒呈显著正相关性,而另一个正相关群体为铜、铁和锌。这些研究结果为果桑品种筛选和果实品质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可借鉴的研究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桑品质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桑品种筛选和果实品质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浆果类水果,在过去的几年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是健康有益化合物的良好来源。桑树的果实是典型的新兴浆果代表,桑树是一种落叶树,树高在10米-13米,包括下垂和锥体形状(and2013,Lin and Lay,2013)。桑树呈现非常甜美的果实,在欧洲等地区,果桑是新兴的优良水果,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因此它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及不同抗氧化剂的量性能(PapettiOgnjanovand2015)。
中国是桑树的起源中心,现已收集保存有3000多份桑树种质资源,据统计,中国现有15个桑种4个变种,是世界上桑树品种最多的国家(Zhao et al.,2007,Tian,2010)。随着人们对桑树的要求从单用途向多用途的转变,桑树的品种选育也从单一的叶用选向果实的鲜食口感,是否酸甜可口。(Chen Kan Tang Cai and Ji,2012)。经过几十年的品种栽培,中国通过自身选育和引种,筛选了十余个适宜鲜食的果桑新品种,形成了适宜中国种植栽培的独特的果桑种质资源,并在全国广泛种植。
调查显示果桑存在许多生物活性成分,如生物碱、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维生素,脂肪(主要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糖(葡萄糖和果糖)和矿物质等。许多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降血脂作用,巨噬细胞活化效应,均与桑树果实中的酚类物质有密切关联(DonnoCerutti Prgomet Mellano and Beccaro,2015,Khan et al.,2013,Ercisli and Orhan,2007)。果桑的花青素和芦丁等活性成分含量丰富,这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有所体现。花青素,水溶性色素,代表一类重要的抗氧化剂。它可降低心血管、癌症疾病潜在风险,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包括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Linghong XiangyangMaomao Weiguo Fang Ye and Liuqing,2012,Farrell Norris Lee Chun and Blesso,2015,Dilip and Tetsuya,2007)。桑果实含有花青素花色苷如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和cyanidin-3-sophoroside);果桑也含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Zhang Han Heand Duan,2008,Boranbayeva Karadeniz and2014,Du Zheng and Xu,2008)。有研究表明桑葚食用部分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状况植物部分可能受遗传、生理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型,土壤化学和气候条件。此外,这些分子可以被影响几个农艺条件(技术、成熟阶段收获)和技术因素(收获方法,收获后处理,储存和处理条件)(Sadia Ahmad SultanaAbdullah Teong Zafar and Bano,2014)。外在的气候、环境因素对桑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同时,我们也更需要了解果实内在的化学成分之间及对果实的品质影响大小及协调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