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8429.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董晓曦;宁爱凤;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7048;A61K47/02;A61K47/26;A61K47/10;A61K47/1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均一 可控 纳米 药物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制备氧化铝模板;配制药物溶液;将氧化铝模板在药物溶液中浸泡5~20min后取出进行抽滤;抽滤完成后将氧化铝模板取出蒸干;将氧化铝模板浸入稀释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5~10次离心,将多余的氢氧化钠清洗干净;利用超声清洗仪将纯净纳米药物颗粒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本发明通过氧化铝模板这一外界条件约束药物颗粒的制备,所需纳米药物颗粒会留在氧化铝模板气孔中,从而将纳米药物颗粒尺寸控制在20纳米左右,实现药物颗粒尺寸的均一可控性,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制备的纯净纳米药物颗粒在水中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高载药能力,且抗癌能力也远高于传统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使得纳米结构材料与传统宏观材料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纳米材料与生物医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口服胰岛素纳米囊,可减少体内酶对胰岛素的破坏,使其降糖作用可持续7天,这些纳米结构成果的应用使得纳米材料在医学治疗中显示出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癌症的治疗,众所周知,癌症是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一千万的新病例。虽然化疗已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抗癌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健康细胞。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向癌细胞输送足够的药物,而减少药物对健康细胞的损害。
正是由于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渗透和滞留增强效应,因此,我们引进了基于纳米药物的多种疗法用于向癌组织靶向给药,尤其是使用不同的纳米载体,进行疏水药物媒介向肿瘤部位的有效运输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这些纳米载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改进药物装载能力,减少潜在的系统毒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任何“载体”进行药物输送,这促使了纯净纳米药物颗粒的发展。纯净纳米药物颗粒是完全由药物分子组成的纳米颗粒,常用的纯净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是由高溶解度纯净药物溶液逐滴加入低溶解度溶液中的再沉淀方法。虽然这种再沉淀技术非常简单,但是它却面临着低生产率、相对较大的粒子尺寸和批次间的不一致性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这种方法的低产量也是动物和临床试验的一个主要障碍。众所周知,纳米药物的尺寸对其积聚、渗透以及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大量实验证明,尺寸在20纳米左右的药物颗粒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滞留增强效应。而目前采用传统再沉淀方法制备的纳米药物颗粒通常尺寸都在100~500纳米之间。所以迫切地需要一种尺寸在20纳米左右且均一可控的纯净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的特点,可将纳米药物颗粒尺寸控制在某一纳米尺度左右且均匀分布。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颗粒为纯净纳米替尼泊苷颗粒,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氧化铝模板:通过改变电解液的种类、氧化电压的大小以及扩孔的时间而制备出孔径大小在15~100nm范围内的氧化铝模板;
2)配制药物溶液:将替尼泊苷与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以及无机盐按照质量比为1:10-30:2-10:5-30混合搅拌至均匀溶液;
3)将步骤1)制备好的氧化铝模板在上述药物溶液中浸泡5~20min后取出,然后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真空抽滤装置的下端真空抽滤瓶与真空泵连接,将药物溶液倒入上端漏斗中进行抽滤;
4)将步骤3)重复进行8~12次;
5)抽滤完成后将氧化铝模板取出,放入烘箱中将溶剂蒸干,使所需的纯净纳米药物留在氧化铝模板的气孔中;
6)将氧化铝模板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8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修和检修的通讯塔
- 下一篇:折叠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