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诱导中国大鲵雄性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562.X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乔木;肖汉兵;王芳;田海峰;孟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诱导 中国 大鲵 雄性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方法,其步骤:A、中国大鲵性腺分化起始时间确定:利用组织切片结合显微镜观察,对中国大鲵不同发育时期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B、中国大鲵高温致死温度的确定:对出膜后仔鲵进行不同温度持续处理;C、鉴定中国大鲵不同温度下的表型性比:高温处理性别分化前仔鲵至性别分化完成后常温养殖至1年至1.5年龄时采集处理后鱼苗性腺,进行组织学鉴定表型性别;D、性别相关基因对高温处理卵巢表达分析鉴定。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弄清了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温度,解决了目前生产上雄性大鲵多数少精或是精子质量较差导致有效参繁雄性亲本缺乏以及为后续大鲵性别控制和全雄育种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诱导大鲵雄性化的生长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别名“娃娃鱼”,全球现存最大的淡水两栖动物。据历史记载,野生大鲵在我国四川,湖北,云南等多省有分布,由于人类的捕杀以及栖息地的破坏,野生大鲵种群数量锐减。中国大鲵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风味独特,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张神虎,2001),被誉为“水中人参”(侯进慧等,2004)。为保护和利用大鲵资源,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大鲵人工繁殖技术,通过近30余年的探索研究,大鲵人工繁殖已取得初步成功(刘鉴毅等,1999)。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育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大鲵养殖业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一项新兴养殖业。然而,要做好大鲵的人工繁育工作,参繁亲本需要合理的性比搭配,在繁殖中发现雄性大鲵多数少精或是无精,导致出苗率较低;此外,同龄雄性大鲵较雌鲵生长快至少30%。因此培育大量的雄性大鲵将会对大鲵繁殖工作提供巨大帮助,也能提高大鲵产量,还能为后续全雄性大鲵培育奠定基础。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时能导致两栖动物雌性向雄性转变,如30-31℃高温能使雌性西班牙有肋蝾螈(Pleurodeles waltl)向雄性转变(Dournonand Houillon,1985);疣螈(Triturus cristatus)在12-26度饲养时雌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温度升高至28度时雄性率显著性高于雌性(Wallace H.1987)。迄今,有关大鲵高温诱导雄性化的温度以及技术研究在国内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如温度等)对大鲵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影响,弄清了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温度,建立了一种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解决了目前生产上雄性大鲵多数少精或是精子质量较差导致有效参繁雄性亲本缺乏以及为后续大鲵性别控制和全雄育种一种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A、中国大鲵性腺分化起始时间确定;B、中国大鲵高温致死温度的确定;C、鉴定中国大鲵不同温度下的生理性比;D、性别相关基因高温处理卵巢表达模式分析。通过以上技术构思提供一种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实验方法。
一种高温诱导大鲵雄性化的方法,其步骤是:
A、中国大鲵性腺分化起始时间的确定:利用组织切片结合显微镜观察,对中国大鲵不同发育时期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在18-22℃饲养条件下,出膜88-98天发现性腺开始分化,出膜208-212天雌雄性腺分化完成。因此,确定了中国大鲵温度(20℃、24℃、28℃、30℃、32℃)诱导起始时间应该为出膜后50-90天。
B、中国大鲵高温致死温度的确定:出膜后50-240天对中国大鲵进行不同温度(20℃、24℃、28℃、30℃、32℃)持续处理178-182天,不同温度计算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显示,高温30℃、32℃死亡率为100%,对照组20℃死亡率在7.5%-10%,24℃死亡率在15%-20%,28℃组死亡率在35%-42.5%。结果表明,30℃为大鲵的致死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加温方法及加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肉羊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