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诱导中国大鲵雄性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47562.X | 申请日: | 201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乔木;肖汉兵;王芳;田海峰;孟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诱导 中国 大鲵 雄性化 方法 | ||
1.一种高温诱导中国大鲵雄性化的方法,其步骤是:
A、中国大鲵性腺分化起始时间的确定:利用组织切片结合显微镜观察,对中国大鲵不同发育时期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在18-22℃饲养条件下,出膜88-98天发现性腺开始分化,出膜200-212天雌雄性腺分化完成,确定了中国大鲵温度诱导起始时间为出膜后50-90天;
B、中国大鲵高温致死温度的确定:出膜后50-240天对中国大鲵进行不同温度:20℃、24℃、28℃、30℃、32℃持续处理178-182天,不同温度计算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显示,高温30℃、32℃死亡率为100%,对照组20℃死亡率在7.5%-10%, 24℃死亡率15%-20%,28℃组死亡率35%-42.5%,结果表明,30℃为大鲵的致死温度;
C、鉴定中国大鲵不同温度表型性比:20℃、24℃、28℃下的表型性比:高温处理性别分化前仔鲵至性别分化完成后常温养殖至1至1.5年龄时采集处理后鱼苗性腺,进行组织学鉴定表型性别,结果显示,28℃导致大鲵雄性率高达63.6%-70.5%,20℃与24℃时雌雄大鲵性比未显著性偏离1:1;
D、性别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处理卵巢表达模式分析:利用大鲵性别标志基因Ftz-f1与Foxl2进行不同温度:20℃、24℃、28℃处理下卵巢相对定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Ftz-f1基因在温度24℃与28℃时,卵巢中表达量高于20℃;Foxl2基因表达量在28℃时下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5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加温方法及加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肉羊的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