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159.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照;王晓静;王利红;高天阳;贾献慧;杜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61K31/47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吡咯 喹啉 结构 生物碱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8‑羟基‑9‑甲氧基‑1,2,3,5,6,10b‑六氢吡咯骈[2,1‑a]异喹啉‑3‑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结构是由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数据分析而确定的,该化合物含有吡咯骈异喹啉的结构,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可被开发应用于医药生产工业,用于抗癌方面的疾病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活性产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在活性化合物的制备与医药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玄参科泡桐属植物,全属共有7种,分别是白花泡桐、毛泡桐、兰考泡桐、楸叶泡桐、台湾泡桐、川泡桐和南方泡桐,光泡桐是毛泡桐的变种。它们的果实统称为泡桐果。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
泡桐作为一种优质木材,它不仅在工农业方面有广泛用途,同时它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时就有其药用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述:“桐叶主恶蚀疮著阴,皮主五痔,杀三虫。花主傅猪疮,消肿生发。”《药性论》也言:“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全国中草药汇编》载泡桐果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中医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气喘等。上世纪70年代,河南省防治慢性气管炎泡桐协作组曾先后在郑州、开封、新乡和商丘等地临床观察泡桐果(煎剂、片剂、注射液)治疗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50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通宵同住观察,结果发现泡桐果可显著改善气管炎患者的咳、痰、喘及肺部体征,总有效率为85%~95%,显效以上为45%~72%;通过治疗前后监测病人的心、肝、肾功能,发现泡桐果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泡桐花与果实的提取物对治疗哮喘等支气管炎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泡桐果中富含碳取代香叶烯基黄酮、木脂素与三萜类化合物,它们表现出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它们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炎和抑制乙酰与丁酰胆碱酯酶等生物活性。有关泡桐植物的利用可检索到多份专利申请,但有关从泡桐果中制备泡桐生物碱碱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品、保健品或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文献或专利申请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从泡桐果中得到的一种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碱的结构确证、分离制备与生物活性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化学名称为:8-羟基-9-甲氧基-1,2,3,5,6,10b-六氢吡咯骈[2,1-a]异喹啉-3-酮,化学结构式为:
另一方面提供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干燥的楸叶泡桐果实粉碎,吹去种子,取果皮8.5Kg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0L,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得到提取物680g。
b)取提取物600g,加热溶解于5L70%乙醇,静置24h,上清液减压浓缩,浓缩液以适量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洗脱,得二氯甲烷提取物198g。
c)将二氯甲烷提取物170g经过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系统梯度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组分,4:6洗脱物22g再次经过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系统梯度洗脱,99:1洗脱物2.3g经过SephadexLH-20柱层析,甲醇洗脱,采用TLC监测,得到含有化合物1的混合物粗品,其再经过ODS50-75µm柱层析,采用30%~100%甲醇梯度洗脱,甲醇结晶,得到化合物1 23.8mg。
上述具有吡咯骈异喹啉结构的生物碱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步骤b中采用2kg硅胶柱200-300目层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气融霜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渐进式排液装置及热气融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