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牛筋木的组培增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1937.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明;陈伟;陈瑶;胡忠荣;万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筋 增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牛筋木的组培增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外植体的选取、外植体的灭菌、无菌系建立和继代增殖;外植体的选取是在3月至5月的晴好天气,剪取牛筋条当年生营养枝的幼嫩茎段或茎尖;外植体的灭菌是剪去嫩茎上的叶片,用洗洁精清洗茎段或茎尖,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将茎段或茎尖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灭过菌蒸馏水将酒精冲洗干净,再放入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20‑30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次。本发明采用组织培养增殖方法,为大批量育苗,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效率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的增殖方法,具体是一种白牛筋木的组培增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牛筋条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蔷薇科牛筋条属,产于云南的只有一种和一个变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结合云南山高坡陡、冬春干旱的实际,就地取材,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牛筋条植物进行了研究。根据初步观察,牛筋条无论嫁接苹果和梨都有矮化树体和提早结果的明显效果,可以一砧多用,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苹果和梨的实生矮化砧。但牛筋条是常绿灌木,四季常绿,主根发达,入土很深,须根少,有抗早耐瘠的一面,又有不耐移栽、定植的一面,一般嫁接苗由于须根少,移苗定植后缓苗期长,影响生长。
白牛筋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种籽繁殖和扦插繁殖。种籽繁殖的实生苗因为主根发达,入土深,须根少,又是常绿树,所以移栽成活率低;扦插繁殖,除了要求外界具有一定的湿度、温度、空气和自生以及外界具备充足营养物质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特殊活性物质,操作复杂,由于牛筋条扦插生根困难,育苗成本高,效率低,影响了其推广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的白牛筋木的组培增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牛筋木的组培增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外植体的选取:在3月至5月的晴好天气,剪取牛筋条当年生营养枝的幼嫩茎段或茎尖;
(2)外植体的灭菌:剪去嫩茎上的叶片,用洗洁精清洗茎段或茎尖,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将茎段或茎尖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灭过菌蒸馏水将酒精冲洗干净,再放入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20-30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次;
(3)无菌系建立:无菌系的建立采用的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使用的激素为6BA和NAA,将培养基装入广口瓶中,每瓶装入培养基30-40ML,密封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后冷却待用;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消毒好的茎段或茎尖剪成长为2cm的茎段,然后将剪好的茎段插入灭菌后的MS培养基中,每瓶培养基插入茎段5-8个,密封后将其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
(4)继代增殖:牛筋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无菌系建立,继而进行继代增殖培养;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MS+1-2mg6BA+0.05-0.5%NAA,每瓶培养基为50ML,接入无菌系的茎段3个,密封后放入培养室进行继代培养,每周对培养室进行消毒一定,每20-25d更换一次培养基,通过一个周期的继代培养,牛筋条增殖系数达到13-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茎段或茎尖用质量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30秒,再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1%的升汞消毒25min。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的培养室条件为: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7℃,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组织培养增殖方法,对白牛筋木矮化砧木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育苗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