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龟鳖养殖密度的原位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40064.2 | 申请日: | 201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章颖;鲍伟君;朱松明;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养殖 密度 原位 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厂化温室大棚水产养殖工程领域,涉及龟鳖养殖污水处理,尤其是一种提高龟鳖养殖密度的原位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龟鳖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2016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全国稚龟苗种数量8969万只,稚鳖数量65701万只;2015年,我国龟养殖产量43487吨,鳖养殖产量341588吨。我国的龟鳖已经基本步入以民众消费为主的市场。
温室大棚龟鳖养殖密度高,为了保持温度和龟鳖生长环境的稳定、节省能耗,不能经常换水或每次只能少量换水,这些特点使得养殖水体极易恶化,龟鳖会由于养殖水体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发生中毒、死亡现象;另外,环保意识不强的养殖户会将养殖污水随意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且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由于龟鳖对饲料的利用率大约只有70%~80%,使得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残饵,再加上龟鳖的排泄物,共同导致养殖水体中颗粒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而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难以去除这些会使水质恶化的颗粒物,一旦在水中停留过久,就会对龟鳖产生毒害,如果死亡的龟鳖没有及时清理会引起交叉感染,导致同一个养殖池中其余龟鳖快速、大量死亡。
目前温室龟鳖养殖水处理的方法往往是当水质恶化使得龟鳖发生中毒、死亡现象时,会换掉一定量的水,这不仅会增加加热新鲜水体所需能耗,还会影响龟鳖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当龟鳖满足上市条件时,才会将污水全部排放,彻底清除养殖池底的污泥,这会导致固体废弃物不能在养殖过程中及时被去除,会对龟鳖产生毒害作用,同时大量污水的排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CN201310153960.7号专利公开的一种生态组合处理龟鳖温室养殖废水的方法,是将污水经调节池、生态沟、人工湿地、净化塘、沉淀池再回到养殖池中,虽然处理效果稳定,但在处理过程中会散失大量的热量,会增加后续加热水体所需能量消耗。CN201610347603.8号专利公开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将养殖池、鱼塘、草塘串联使用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也会使水体散失大量热量,CN201210035280.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甲鱼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将污水通过沉淀池、强化生物过滤系统、深液流水培蔬菜床进行净化,但是沉淀池难以去除水体中粒径较小的颗粒物,使小颗粒物一直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对龟鳖的生长产生影响。而且这些方法并未考虑提高温室龟鳖的养殖密度,单纯是从净化水质出发。
微滤机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有通用性好、过滤效率高(对大于60um以上的颗粒)、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小等优点,多应用在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由于鱼类对养殖水体水质要求较高,利用微滤机处理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污水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原位水处理就是直接对污水进行现场处理,利用微滤机对龟鳖养殖水体进行原位处理有利于保持水体温度稳定,节省能耗。此外,由于龟鳖生理的特殊性,其养殖水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浊度(总悬浮物2.5g/l左右时),因此微滤机不能长时间连续运转,这就使得掌握微滤机对龟鳖养殖水进行原位处理的使用工艺参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对温室大棚高密度龟鳖养殖水体处理技术进行优化,提供一种提高龟鳖养殖密度的原位水处理方法,从而达到在有限的养殖空间中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提高龟鳖养殖密度,增加龟鳖产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龟鳖养殖密度的原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温室大棚中设置若干养殖池及排污池,在养殖池中使用微滤机对养殖水体进行原位水处理,微滤机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回到养殖池中,被截留的大颗粒悬浮物直接排放到排污池中;所述的微滤机采用间隔开启模式,微滤机的开启时间、运行时间和关闭时间依据饲料投喂时间、龟鳖的消化和排泄规律设定,每次投喂后当龟鳖排泄达到高峰时开启微滤机,在下次投喂之前关闭,两次投喂间隔期间,每当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下降至低于2.5g/L时关闭微滤机,每当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上升至高于2.5g/L时再开启微滤机。
进一步,所述的养殖池中养殖的龟鳖个体重量相差10g、养殖密度为30Kg/m3以上。
进一步,每次投喂后1~2小时开启微滤机,每天微滤机对整个养殖水体循环处理达2~3次后方可停止运行。
进一步,所述的排污池设置在相邻两个养殖池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