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及其纳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086.3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庞胜林;李法众;马巧春;张志挺;潘力;曹士海;何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林米良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净化 分离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及其纳滤设备,属于废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易结垢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及其纳滤设备,该纳滤设备包括一内部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纳滤膜,壳体上设有进水口一和排水口二,进水口一与高盐废水侧相连通;排水口二与纯水侧相连通;壳体上还设有与高盐废水侧相连通的排水口一;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纯水侧相连通的进水口二。该方法包括通过水泵一将高盐废水以及通过水泵二将纯水输送至纳滤设备,使高盐废水和纯水分别从纳滤膜两侧流经进行纳滤;高盐废水侧的压力大于纯水侧的压力进行分离。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高盐废水中一价盐的存在而形成的腐蚀影响和防止结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及其纳滤设备,属于废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应用中经常产生大量的废水需要处理,尤其是对于含有大量盐如一价盐和二价盐离子的废水,随着溶解及溶液的蒸发,废水中的盐含量会越来越高,会造成大量的结垢及腐蚀倾向。因此,必须排出部分工业废水,以防止出现结垢及腐蚀的问题。而由于工业废水中不同盐的溶度积不同,在进一步的浓缩净化分离处理时需预先进行软化处理。常规的如采用双碱法软化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也有通过加入不添加除垢剂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纳滤膜进行纳滤去除和净化,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均是利用纳滤设备使高盐废水在水泵三的作用下使一价盐离子及水通过纳滤膜来实现分离的。这样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盐在高盐废水侧存在浓缩,容易产生结垢现象。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830578A)公开了一种无需添加添加阻垢剂的化工废水反渗透深度脱盐处理的方法,通过使高盐工业废水通过纳滤进水水泵泵入纳滤设备组件,再调节纳滤膜组件的进行流量为0.20mm3/h,操作压力为0.5MPa,开始进行高盐工业废水的纳滤预处理;然后,再将经过纳滤处理的废水通过反渗透进行泵泵入反渗透组件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完成一次性对工业废水的深度脱盐处理操作。虽然,其通过纳滤预处理能够对废水中的高价离子进行截留去除,使有效去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使能够降低反渗透膜组件结垢的危险,延长了反渗透膜组件脱盐的时间。然而,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垢的问题,具体来说,虽然,反渗透膜组件上可以达到不结垢的效果,然而,由于进行纳滤处理的过程中,利用纳滤膜对水和一价盐离子不能达到截留的特性,使一部分水和低价盐离子能够通过纳滤膜渗透进行下一道工序,即在纳滤过程中废水中的一部分水也会同时通过纳滤膜进入下一道的反渗透工序;然而,随着纳滤处理过程中水不断的减少,结垢因子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纳滤膜的废水侧的浓度不断的增加,使在纳滤膜及纳滤设备的管道上仍会产生结垢现象,使不能同时解决一价盐的腐蚀问题和高价盐的结垢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及其纳滤设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时实现降低一价盐离子和防止结垢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盐废水的净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水泵一将高盐废水输送到纳滤设备;通过水泵二将纯水输送至纳滤设备,再使高盐废水和纯水分别从纳滤设备中的纳滤膜两侧流经纳滤膜进行纳滤;所述纳滤设备中的纳滤膜一侧流经高盐废水的为高盐废水侧;所述纳滤设备中的纳滤膜另一侧流经纯水的为纯水侧;所述高盐废水从纳滤设备中的高盐废水侧流入和排出;所述纯水从纳滤设备中纯水侧流入和排出;
B、通过调整水泵一和水泵二的杨程,使纳滤设备中高盐废水侧的压力大于纯水侧的压力,使高盐废水中的一价盐离子渗透纳滤膜扩散到纯水中,达到对高盐废水进行净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