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36060.7 申请日: 2017-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7160779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李胤;田阳;孙嘉;魏国升;胡迪;李娜;周学 申请(专利权)人: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2B17/06 分类号: B32B17/06;B32B17/10;B32B7/10;B32B27/36;B32B27/30;B32B3/08;B32B37/12;C09J175/14;C08G18/67;C08G18/66;C08G18/48;C08G18/32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代理人: 黄明哲,朱戈胜
地址: 213300 江苏省常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弹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弹玻璃是对枪弹具有特定阻挡能力的夹层安全玻璃。目前普遍采用的防弹玻璃主要是多层优质浮法玻璃与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中间膜或者聚碳酸酯纤维夹层经过特殊生产工艺处理而成的高安全性玻璃,主要原理是通过逐渐抵消和吸收来消除子弹的冲击能量,通过中间膜形成一种高级无溅射防弹、防爆及防爆玻璃夹层,它具有对声波的阻尼功能,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一旦遭受到破坏,会产生裂纹,但玻璃仍与中间膜附在一起而不会脱落,极大的减少对人体及财产的损害。

目前防弹玻璃传统制作方法为多层叠合挤压工艺:将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按照一定顺序叠合,放入平压机中预压合片,再将合片玻璃送入蒸压釜中维持高温高压,一段时间后取出即得防弹玻璃。

现有的防弹玻璃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制作防弹玻璃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基本都是利用玻璃材料的突破,制作工艺仍是传统多层叠合挤压工艺,并未获得突破。

2、对于多层叠合挤压工艺,挤压过程中会出现挤压不到位,各层材料之间粘接不够紧密、均匀,导致结构不稳定。

3、对于多层叠合挤压工艺,有预压、蒸压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且要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传统生产工艺周期过长,能耗高,不适合规模化流水线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弹玻璃各基板之间粘接不够紧密、均匀,导致结构不稳定,且生产工艺周期过长,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弹玻璃,包括面板、中间层和背板三层基板,相邻基板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密封条,相邻基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胶粘结在一起;

A组分:低聚多元醇、异氰酸酯、丙二醇和活性稀释剂;

B组分:三羟基甲基丙烷、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A组分与B组分按照质量份数100:58的比例混合。

该双组份聚氨酯胶常温下100g凝胶时间10-15min,凝胶时间短,提高制作防弹玻璃的制作效率。固化后呈无色透明,透光性极高,邵氏硬度为90-95,极限拉伸率为117%,胶水的密度为1.05g/ml,抗拉强度21Mpa,粘度为400cp,固化后的双组份聚氨酯性能良好,提高了防弹玻璃的强度、透光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低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二醇、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组合,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

进一步改进,所述A组分中聚多元醇与丙二醇质量份数比例为1:2,异氰酸酯指数为1.01-1.05,其它为活性稀释剂,调节异氰酸酯基(NCO)质量份数为A组分的24%;B组分中,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含量为B组分的5-8%。

所述面板、中间层和背板为浮法玻璃、PC玻璃、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者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

本申请中所述防弹玻璃,当子弹穿透面板、中间层和胶水填充层时,玻璃的破碎与胶水的摩擦会逐被抵消和吸收子弹的动能,到达背板材料时,利用PC高分子材料的韧性,通过自身的形变再次实现对子弹动能的消耗,而且区别于其它有无机玻璃,不会在防弹玻璃背面产生飞溅。本发明中采用的浮法玻璃与PC玻璃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使用的双组份聚氨酯胶,即FULER I胶,为无色的流体胶,固化后形成的固体光学性能接近有机玻璃,具有高透光性,折射率与玻璃基材相近,成像质量较高。

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中间层为普通浮法玻璃,背材为PC玻璃。PC作为面板材料和夹层材料时,材料形变受到限制,对防弹性能贡献低,不利于提高防弹性能;PC作为背板材料时,能够利用高分子材料的韧性,通过自身的形变实现对子弹的动能消耗,而且区别于无机玻璃,不会在防弹玻璃背面产生飞溅物,提高防弹玻璃性能。所选浮法玻璃符合GB11614的要求,PC玻璃符合相应技术要求。

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中间层和背板之间相互平行,面板与中间层以及中间层与背板的间距为5-1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