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4900.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颜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绿之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52 | 分类号: | B01D46/52;B01D46/00;B01D53/04;A61L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石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纤维或网为过滤材料的空气过滤器多用在空调或空气流动设备中,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大尺寸的粉尘,但对空气中的穿透力极强的粒径约为0.005μm的超细悬浮微粒,如重金属粉末、灰尘、花粉、研磨颗粒、烟气、孢子、液体粒子、香烟烟尘、病毒、炭黑、煤烟、燃烧核等有害悬浮物和悬浮微粒,过滤效果较差。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活性炭在工业领域都用于液相吸附的脱色,精制,提纯,而气相吸附方面,较少应用于空气过滤器,且在应用空气过滤器中由于活性炭以纤维或网为过滤材料的配合不合理多存在风阻大,过滤净化效果不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设计合理,风阻小,净化效率高,出风顺畅,制作简便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器,由滤材所构成,包括:
组件上环板,组件上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上环板密封滤材的上端面;
组件下环板,组件下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下环板密封滤材的下端面;
滤材,滤材折叠成首尾相连的锯齿环状体,位于进风口端的锯齿状折叠滤材的前端面为前透风支撑片,锯齿状折叠的滤材的后端面为后透风支撑片,位于前、后透风支撑片之间的中间滤材为活性炭混合吸附层,外纤维环圈包设在滤材后端面相邻的锯齿状折叠处。
所述的前、后透风支撑片为利于空气穿过且有支撑强度的纺粘非织造物、熔喷成非织造物、成网的非织造物或无纺布,透风支撑片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的活性炭混合吸附层所使用的材料重量配比是:化学活性炭10~17份、煤质颗粒活性炭8~10份、椰壳活性炭70~75份、纳米银2~3份、纳米氧化锌2~3份、纤维1~2份、聚乙烯热熔粉6~9份。
纤维为动物毛短纤维,长度0.1~0.5mm。
活性炭混合吸附层的厚度为0.6~1.5mm。
或,所述的过滤器包括:
组件上环板,组件上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上环板的下端面对应各滤网板设有凹卡槽,凹卡槽密封或开启各滤网板的上端;
组件下环板,组件下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下环板的上端面间隔距离固定第一至第六滤网板的下端,组件上、下环板与第一至第六滤网板之间的空间依次形成第一至第五滤室,位于滤材进风口端的第一滤室和位于滤材出风口端的第五滤室的滤材为纤维料,第一滤室的纤维料密度小于第五滤室的纤维料密度;第一滤室后端的滤室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滤室,第二至第四滤室内设有活性炭混合吸附料,第二、第三、第四滤室内的活性炭混合吸附料的粒径比为2.1~3.5∶1.5~2∶1。
或,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包括:
组件上环板,组件上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上环板的下端面对应各滤网板设有凹卡槽,凹卡槽密封或开启各滤网板的上端;
组件下环板,组件下环板呈圆环板,组件下环板的上端面间隔距离固定第一至第六滤网板的下端,第一滤网板的下部面、第二滤网板的上部面、第三滤网板的下部面、第四滤网板的上部面、第五滤网板的下部面、第六滤网板的上部面为网孔部,网孔部上部的滤网板面为密封部;
组件上、下环板与第一至第六滤网板之间的空间依次形成第一至第五滤室,第一至第五滤室为上下彼此相通的循环室;
位于滤材进风口端的第一滤室和位于滤材出风口端的第五滤室的滤材为纤维料,第一滤室的纤维料密度小于第五滤室的纤维料密度;第一滤室后端的滤室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滤室,第二至第四滤室内设有活性炭混合吸附料,第二、第三、第四滤室内的活性炭混合吸附料的粒径比为2.1~3.5∶1.5~2∶1。
所述的活性炭混合吸附料所使用的材料重量配比是:化学活性炭10~17份、煤质颗粒活性炭8~10份、椰壳活性炭70~75份、纳米银2~3份、纳米氧化锌2~3份。
所述的活性炭混合吸附料所使用的材料重量配比是:化学活性炭15份、煤质颗粒活性炭9份、椰壳活性炭73份、纳米银3份、纳米氧化锌3份。
一种制备空气净化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组件上环板和组件下环板;
(2)制备前、后透风支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绿之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绿之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层厚度可调的移动床颗粒层连续过滤系统
- 下一篇:卧式总空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