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3221.7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8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危先龙;杨华;肖华青;熊鲲;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B01D53/04;B01D53/78;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生产 废气 综合治理 方法 及其 处理 装置 | ||
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氯化苄水解过程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常温喷淋吸收;从常温喷淋吸收出来的废气再进入冷冻喷淋活性炭微粒的吸收过程;从冷冻喷淋吸收出来的废气再进入活性炭塔吸收过程;D:从活性炭吸附出来的废气再经过体积浓度为48%氢氧化钠液体吸收,所有的废气被吸收完全,产生的碳酸钠回用至氯化苄的水解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指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苯甲醇(又称苄醇、羟基甲苯),是非常有用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固化剂、稀释剂、香料香精等行业。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氯化苄与纯碱反应生成得到,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主要是水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挥发的少量氯化苄和苯甲醇,由于氯化苄气体的强刺激性,废气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大气,而且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目前很多生产厂家的处理设施都难以彻底解决废气、废水等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减排甚至零排成为社会和政府对化工企业的基本要求。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苯甲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彻底解决生产中的废气问题,达到零排放的标准,而且还能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以解决苯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废气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等技术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苯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废气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将全部废气吸收,而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全部可以回收再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氯化苄水解过程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常温喷淋吸收,常温喷淋水中加入三乙醇胺和季铵碱的混合物,混合物占常温喷淋水的质量比为0.001—0.002,该过程可以吸收废气中大部分的氯化苄,产生的废水回用至氯化苄的水解反应;
B:从常温喷淋吸收出来的废气再进入冷冻喷淋活性炭微粒的吸收过程,该过程中,喷出的低温冷冻水加了质量比0.001—0.002的乌托品,吸收废气中90%残余的有机气体,产生的废水回用至氯化苄的水解反应;
C:从冷冻喷淋吸收出来的废气再进入活性炭塔吸收过程,活性炭利用其物理吸附过程将废气中无法通过喷淋吸收的有机气体吸附,活性炭再生过程产生的废水回用至氯化苄的水解反应;所述活性炭微粒直径为2.0-2.8mm;
D:从活性炭吸附出来的废气再经过体积浓度为48%氢氧化钠液体吸收,所有的废气被吸收完全,产生的碳酸钠回用至氯化苄的水解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常温喷淋吸收过程采用常温软水进行喷淋,吸收后的软水进行配碱参与氯化苄水解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冷冻喷淋过程采用软水进行喷淋,所述软水经冷冻盐水换热降温后使用,吸收后的低温软水进行配碱参与氯化苄水解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性炭再生过程采用高温蒸汽,蒸汽冷凝后的废水参与氯化苄水解反应。
一种实现上述苯甲醇生产废气综合治理的处理装置,包括废气缓冲罐、常温喷淋塔、冷冻喷淋塔、换热器、冷冻机、盐水箱,活性炭吸收塔,液碱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废气缓冲罐与常温喷淋塔底部连接,常温喷淋塔顶部出口与冷冻喷淋塔底部连接,冷冻喷淋塔顶部出口与活性炭塔底部连接,活性炭塔顶部出口与液碱吸收塔底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常温喷淋塔、冷冻喷淋塔和液碱吸收塔内填装规整波纹陶瓷填料。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通过循环泵与盐水箱连接,盐水箱与冷冻机连接,所述冷却水出口与盐水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3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