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涂料喷涂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32699.8 | 申请日: | 201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斌;邱昌昌;谭红刚;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12 | 分类号: | B22C9/12;B22C23/02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锰钢 辙叉 铸造 涂料 喷涂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涂料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喷涂:采用涂料将全型腔均匀喷涂一遍;b.刷涂:将轮缘槽从趾端爬坡开始至心轨50mm断面之间均匀手刷一遍;c.表面处理:用蘸有酒精的毛刷将轮缘槽轻刷一遍;上述工艺中所采用的涂料为:醇基镁砂快干涂料,该工艺能够杜绝高锰钢辙叉铸件中,存在的重皮、冷隔等致废的铸造缺陷,每月能够节废约15根,产生经济价值8万元;能够控制铸件不良品的出现,该工艺可以很好的控制辙叉鱼尾上、下颚部位和工艺压台部位的粘砂缺陷,极大的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三是大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使用该喷涂工艺所生产的铸件整体表面质量非常好,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工艺,尤其是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涂料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车间主要以生产高锰钢辙叉为主,采用VRH生产线,镁橄榄石为原砂,年产量达到15000根。高锰钢辙叉为细长杆件结构,结构复杂,钢水充型过程中易产生诸多重皮、冷隔、粘砂、夹砂等铸造缺陷。
现有的铸型涂料喷涂工艺:采用醇基镁砂快干涂料将全铸型各部位均匀喷涂一遍。该工艺容易产生以下质量问题:
1、辙叉跟端轨腰部位:该部位处于辙叉的浇注端,在钢水充型过程中,长时间承受钢液的烘烤,涂料层易分层,出现重皮缺陷。
2、辙叉心轨50mm断面至咽喉范围的轮缘槽部位:该部位是辙叉最关键、最核心、也最容易损坏的部位,长期存在重皮、冷隔等铸造缺陷。
3、辙叉趾端端轨腰和爬坡部位:该部位远离浇注端,但因为倒倾斜浇注,该部位钢液压力最大,容易出现粘砂铸造缺陷。
4、辙叉鱼尾上、下颚部位:该部位结构限制,涂料很难喷涂到位,加上该部位钢液充型中,三面被钢液包裹,极易形成粘砂缺陷。辙叉工艺压台部位:该部位呈凹形结构,涂料很难喷涂到位,极易形成粘砂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铸件存在的重皮、冷隔、粘砂等铸造缺陷,提高高锰钢辙叉铸件质量,提供一种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涂料喷涂工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涂料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喷涂:采用涂料将全型腔均匀喷涂一遍;
b.刷涂:将轮缘槽从趾端爬坡开始至心轨50mm断面之间均匀手刷一遍;
c.表面处理:用蘸有酒精的毛刷将轮缘槽轻刷一遍;
上述工艺中所采用的涂料为:醇基镁砂快干涂料。
喷涂顺序依次为:轨墙、轮缘槽、护轨开口、工艺压台、浇口端轨腰、浇口端爬坡、其余部位;
刷涂顺序依次为:轮缘槽底部、轮缘槽两侧、轮缘槽圆弧、趾跟端鱼尾上下颚、工艺压台及工艺台内腔;
喷涂中涂料密度采用1.55-1.65g/cm3。
刷涂中涂料密度采用1.90-2.10g/cm3。
刷涂厚度为1.5-2mm。
刷涂过程每次刷涂长度不超过30cm。
采用该喷涂工艺的有益效果:一是能够杜绝高锰钢辙叉铸件中,存在的重皮、冷隔等致废的铸造缺陷,每月能够节废约15根,产生经济价值8万元。二是能够控制铸件不良品的出现,该喷涂工艺可以很好的控制辙叉鱼尾上、下颚部位和工艺压台部位的粘砂缺陷,极大的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三是大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使用该喷涂工艺所生产的铸件整体表面质量非常好,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打磨。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锰钢辙叉铸造型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2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轴双桨升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翼式无人机的旋翼臂中央连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