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带副载波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22311.6 | 申请日: | 201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仝红霞;杨振;陆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3L7/091 | 分类号: | H03L7/091;H03L7/097;H03L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 调制 高频 信号 进行 解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带副载波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功率调整电路、分频器电路、数字锁相环电路、数字译码电路和显示终端,功率调整电路用于对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或衰减,使信号幅度控制在分频器电路所需的功率范围内;分频器电路用于将高频信号的频率降至20MHz左右带副载频信息的中频信号;数字锁相环电路用于对本振源的输出频率进行预置,分频后的中频信号与本振源预置信号进行正交下变频、抽取滤波,再经数字鉴相、环路滤波与可控振荡器形成锁相环路;数字译码电路在环路锁定状态下,取出环路鉴相器输出的误差交流信号,与一个或多个已知副载波信号进行相干滤波,从而实时检测出高频信号中所带的副载频时序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带副载波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解码是对发射信号编码的正确性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传统的解码电路通常采用本地产生相应发射频段的本振源,通过模拟锁相环的方式对输入信号相位进行锁定,环路稳定后取出鉴相器输出的误差交流信号,FFT分析后再通过晶体滤波器进行滤波、解码。
传统方式中实现副载波解码通常采用模拟锁相环的方式对高频信号进行相位锁定,然后提取鉴相器之后的交流分量,通过FFT分析,对其进行窄带滤波后,将相应的副载波信息提取出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由高频本振源搭建锁相环路调试难度非常大,由于工艺等条件限制使得电路一致性不够优良,自激和杂散时常会带来困扰,阻碍了模块化量产的实现。
采用分频方式将高频电路所需完成的功能转化到低中频进行,大大减小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和调试难度。而且随着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迅速崛起,利用数字编程技术在集成芯片上实现多种电路功能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且模块化编程技术已相当成熟。在此条件下,大规模数字电路促成了对带有副载波调频或调相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设计方式,利用全数字锁相环实现相位锁定并解码,对电路一致性、减小电路规模和设计成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为达到进一步简化电路、降低产品成本以及缩短产品调试周期目的,可采用降频数字锁相环解码设计实现对带有副载波调频或调相的高频信号解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带副载波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系统及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为副载波解码方式提供另外一种思路,有效降低原射频电路调试难度及电路规模,同时设计简单,通用性强,适用领域广。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带副载波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副载波解码的系统,包括功率调整电路、分频器电路、数字锁相环电路、数字译码电路和显示终端,其中:
所述功率调整电路输入端连接高频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电路,用于对输入端接收到的带有副载波调制信息的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或衰减,使其信号幅度控制在所述分频器电路所需的功率范围内,供后级分频器电路使用;
所述分频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调整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数字锁相环电路,用于将经所述功率调整电路放大或衰减后的高频信号的频率降至20MHz左右带副载频信息的中频信号,作为后级所述数字锁相环电路的参考信号;
所述数字锁相环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数字译码电路,用于按照需要检测的高频信号分频后的频率,对本振源的输出频率进行预置,分频后的中频信号与本振源预置信号进行正交下变频、抽取滤波,再经数字鉴相、环路滤波与数字可控振荡器形成完整的数字锁相环路;
所述数字译码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数字锁相环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终端,在环路锁定状态下,取出环路鉴相器输出的误差交流信号,与已知频率、预存在数字芯片中的一个或多个副载波信号进行相干滤波,从而实时检测出高频信号中所携带的副载频时序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终端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2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接合的多撞击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