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0925.0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秦大航;杜斌;张恺;赵卓;王泽宁;张连普;段文志;崔志强;王琛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结构 卡扣式 定位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它包括上定位器、下定位器,所述上定位器、下定位器通过相互插接对固定其上的结构件进行定位组装;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整体更换时,通过此定位装置的上、下定位器实现新更换主梁的精确就位,它具有重量较轻,对主梁结构无影响,同时具有组装加工简便、安装拆除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安装时不中断交通以及重复利用的特点。解决了更换主梁上部结构时,传统定位装置就位精准不足,无法实现毫米级定位,施工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交通量与日俱增,在车辆荷载和环境等多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城市桥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的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影响城市桥梁的运营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具有此类安全隐患桥梁的维修改造势在必行。
城市桥梁,尤其是处于路网关键节点上的桥梁进行维修改造,遇到的最大问题已不再是桥梁结构本身,而是如何避免和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桥梁上部结构整体平移置换,包括牵引、驮运等快速施工工艺与工法成为工程设计和实施中考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置换工法中,旧桥无论采用整体运走或者就地拆除,对施工精度要求均较低,但是新预制桥梁要快速架设到准确位置就对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新桥安装精度问题受到了设计、施工各方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影响到桥梁置换作业的时间和效率,更影响到桥梁就位后与下部结构的准确结合及运营后桥梁的整体受力。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置换,包括起重机架设、牵引和驮运架设工艺,安装精度一般在满足施工规范基本要求的厘米级别,很难达到毫米级别的精确就位,即使达到相应精度,现场所需的调整时间较长。所以亟需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来解决更换主梁上部结构时,传统定位装置就位精准不足,无法实现毫米级定位,施工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来解决更换主梁上部结构时,传统定位装置就位精准不足,无法实现毫米级定位,施工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结构的卡扣式定位连接装置,它包括上定位器(10)、下定位器(20),所述上定位器(10)、下定位器(20)通过相互插接扣合对固定其上的结构件进行定位连接组装;
所述上定位器(10)包括顶钢板(6)、加劲肋钢板(7)、入轨钢板(8),所述顶钢板(6)为水平设置的平板,所述顶钢板(6)与其下方垂直固定的所述入轨钢板(8)构成所述上定位器(10)纵向截面上的T字形结构,位于所述入轨钢板(8)的后方两侧对称固定有与所述顶钢板(6)、入轨钢板(8)分别垂直并相接固定的所述加劲肋钢板(7),所述入轨钢板(8)前端面是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外凸面(81);
所述下定位器(20)包括底座钢板(1)、连接钢板(2)、加强肋钢板(3)、槽钢加劲肋(4)、导轨钢板(5),所述底座钢板(1)为法兰盘结构,其上方垂直固定有所述连接钢板(2),所述连接钢板(2)前方竖直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所述槽钢加劲肋(4),所述槽钢加劲肋(4)为槽钢条,其底端与所述底座钢板(1)固定,槽钢的背面与所述连接钢板(2)贴合固定,所述连接钢板(2)后方水平设置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两块导轨钢板(5),所述导轨钢板(5)的前端与所述连接钢板(2)相接固定,所述导轨钢板(5)后端设置向后张开的喇叭形豁口(51),两块所述导轨钢板(5)的所述喇叭形豁口(5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喇叭形豁口(51)里端为圆弧形的内凹面(52),所述内凹面(52)与所述外凸面(81)对应设置,两块所述导轨钢板(5)之间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所述加强肋钢板(3),所述加强肋钢板(3)顶部、底部分别与所述导轨钢板(5)相接固定,所述加强肋钢板(3)与连接钢板(2)相互垂直,所述加强肋钢板(3)的前方边沿与所述连接钢板(2)相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0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直播课堂教育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网络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