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曲红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0070.1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凤冈县黔佳茗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20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曲 红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卷曲红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起揉捻机构将红茶投入投入炒茶桶;步骤2,放下揉捻机构,并转动转轴,使托盘开始旋转,旋转的托盘上的揉捻凸起旋转翻炒上方的红茶;步骤3,开启进水管道通过进液管向储水袋逐渐注入水,逐渐增重的储水袋配合下方的托盘揉捻红茶;步骤4,进液管注入的水漫过搅动桨时停止注水,由搅动桨搅动储水袋中的水;步骤5,排出储水袋中的水,托盘继续翻炒红茶,步骤6,停止驱动转轴完成揉捻。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机械设备揉捻茶叶时太过机械化导致揉捻效果不佳,意在提供一种更为接近人工揉捻的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卷曲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卷曲红茶外形酷似碧螺春,是在传统功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名优绿茶的做形技术,利用炒干机使红茶条索卷紧。要想制得优良的卷曲红茶,揉捻步骤就要使红茶充分揉捻并一定程度的卷曲,揉捻,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红茶也不例外。所谓的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揉即使茶叶成条,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
现有技术CN101579022B,一种碧螺春茶叶的加工设备,其采用上端开口的桶结构,桶的托盘旋转,桶中设置有辊压的转辊以及翻炒茶叶的挡板。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其揉捻红茶的效果与人工揉捻差距较大,经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该设备一直以相同的力度揉捻茶叶,而采用人工揉捻的优良红茶,在揉捻的过程,讲究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与人工揉捻的差异导致现有技术揉捻快速,但揉捻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设备揉捻茶叶时一直采用同一揉捻力度导致揉捻效果不佳,意在提供一种更为接近人工揉捻的红茶加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卷曲红茶加工工艺,采用以下加工设备实施,包括架体、炒茶桶、翻炒机构以及揉捻机构,炒茶桶固定于架体上,炒茶桶上端与下端均开口,揉捻机构设置于炒茶桶内,揉捻机构固定于架体上,揉捻机构包括揉捻桶、进液管以及储水袋,揉捻桶上端封闭,揉捻桶的下端开口,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道,进液管另一端固定于揉捻桶上并连通储水袋,储水袋固定于揉捻桶内壁上;翻炒机构包括托盘、转轴、安装盘以及搅动桨,转轴连接有动力件,托盘封闭炒茶桶的下端开口,托盘固定于转轴上,托盘位于安装盘的下方,托盘上设有揉捻凸起,安装盘转动连接于转轴上,安装盘位于储水袋的下方并与储水袋固定连接,搅动桨固定于转轴上,搅动桨伸入储水袋中,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起揉捻机构将红茶投入炒茶桶;
步骤2,放下揉捻机构,并转动转轴,使托盘开始旋转,旋转的托盘上的揉捻凸起旋转中翻动上方的红茶;
步骤3,开启进水管道,通过进液管向储水袋逐渐注入水,逐渐增重的储水袋配合下方的托盘揉捻红茶;
步骤4,进液管注入的水漫过搅动桨时停止注水,由搅动桨搅动储水袋中的水;
步骤5,排出储水袋中的水,托盘继续翻炒红茶,
步骤6,停止驱动转轴完成揉捻。
炒茶桶主要的功能就是容纳揉捻中的红茶,揉捻机构负责揉捻红茶,翻炒机构为茶叶的翻炒揉捻提供动力,转轴连接动力件为托盘和搅动桨提供运作的动力。托盘一方面为茶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托盘上的揉捻凸起在托盘旋转的过程中翻炒茶叶,安装盘作为支撑储水袋的支撑结构,揉捻机构的揉捻桶作为揉捻机构的框架结构,进液管和储水袋都是安装在揉捻桶上,进液管可将外部的水注入储水袋中,储水袋注入水后配合托盘揉捻茶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凤冈县黔佳茗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凤冈县黔佳茗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0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