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8876.7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清;王建华;孙晓敏;杨秋;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08;A61L27/24;A61L27/50;C08L89/00;C08K3/04;C08J3/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有机 氧化 石墨 复合 修复 支架 材料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由先天性缺陷及创伤、感染、骨质疏松等因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骨科常见的疾病,骨组织缺损后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面临的难题之一。尽管人体骨具有一定的再生和自修复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不同,在单纯依靠自身修复无法愈合的情况下,则需采用骨移植手术进行治疗。用于骨缺损修复的骨替代材料和骨组织工程人工材料,是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的发现,不仅扩展了碳元素家族,也推动了人们对碳系元素的进一步认识。氧化石墨烯(Grahene oxide,GO)是石墨烯功能化的衍生物,其骨架结构与石墨烯类似,为接近平面的二维网状结构。氧化石墨烯碳原子排列的片层结构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基团,如羰基(C=O)、羧基(-COOH)、羟基(-OH)和环氧基(C-O-C)等,它们赋予了氧化石墨烯一些新的特性,如层间距显著增大、片层间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使氧化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优异的抗菌性;突出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胶原做为天然骨的主要成分,是骨形成过程中生物矿化的模板,其生物矿化是人和脊椎动物生成骨、牙齿等组织的必经过程。胶原拥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但机械强度不足、抑菌强度差等缺陷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模拟天然骨的成分和结构,采用原位仿生矿化方法制备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Col/n-HA)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备的骨组织修复工程支架能够满足医学及临床需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生物矿化是生物体内形成矿物质的过程,指在一定的生理环境中,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物离子在诱导因子作用下,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将溶液中的无机离子转化为无机矿物相析出的过程,从而形成具有特殊多级结构和组装方式的生物矿化材料,如骨、牙齿和贝壳等。仿生矿化研究是目前仿生材料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以研究生物体中的矿物质为基础,目的是在对生物矿化材料和环境条件了解的基础上,模仿生物体矿化的过程,合成具有与天然生物组织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能的矿物材料。具体过程是在体外模拟体液环境,以支架材料为模板,在其表面形成目标无机矿化物,从而制备出具有独特目的结构特点的仿生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具有疏松多孔、孔隙率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适用于骨组织缺损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其采用模拟体液法对胶原/氧化石墨烯基质模板进行原位矿化,从而在基质模板上原位结晶制备所述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
所述胶原/氧化石墨烯基质模板中,胶原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0.04。
所述胶原来源于鱼皮、猪皮、牛皮或牛腱。
所述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200 W功率下超声120 min,得到1g/mL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
(2)将胶原溶于体积浓度为0.4%的丙二酸溶液中,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质量浓度0.6%的胶原溶液;
(3)将所得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胶原溶液搅拌均匀后,冷冻干燥并进行交联;
(4)将交联得到的胶原/氧化石墨烯基质模板进行原位矿化后,用蒸馏水进行洗涤,除去表面黏附的SBF溶液离子,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所述无机/有机双相氧化石墨烯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
交联所用交联剂是将30.026g D-核糖、100 mL丙酮与20 mL氨水混合后,加纯水定容至1000 mL制成。
所述原位矿化是将交联后的胶原/氧化石墨烯基质模板用γ射线辐照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浸泡于1.5×SBF溶液中,并置于37℃恒温低速摇床中矿化反应3天,期间每24 h更换新鲜SBF溶液。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如下:
(1)将108 mL浓H2SO4和12mL H3PO4冰浴搅拌10 min,在强烈搅拌的同时依次加入5.0 g粒径≤30 μm的石墨粉和2.5 g Na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供电式LED电感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双频兼容的三相双绕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