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5698.2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佳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7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块 容腔 滑移槽 焊接装置 延展设置 电动机 传输腔 螺形杆 收容槽 凸缘块 槽孔 电动机连接 触电事故 供电连接 焊接效率 机体内部 机体外壁 提示功能 线缆损伤 向上延展 自动收线 左右两侧 安放槽 内底壁 外侧端 侧端 穿入 沿边 互通 | ||
1.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内部中端处设有容腔,容腔左右两侧对应设有收容槽,收容槽前侧的机体外壁内设有安放槽,容腔内底壁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滑移槽,滑移槽内设有前后延展设置的螺形杆,螺形杆后侧端与第一电动机连接,滑移槽内设有向上延展并穿入容腔内的滑移块,滑移块左前侧与右后侧沿边处均设有凸缘块,凸缘块与滑移块之间均设有传输腔,滑移块中端处设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前后两侧均设有槽孔,前后两侧的槽孔外侧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滑移块内的传输腔互通设置,前后两侧的槽孔内设有内侧端与第二电动机连接的转柱,转柱与槽孔过盈配合连接,转柱外侧端穿入对应的传输腔内且与传输腔内壁旋动配合连接,传输腔内的转柱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转轮,凸缘块内的传输腔内设有旋动配合连接的转管,转管上固定设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设有传输带,每个凸缘块内侧外壁上均设有第一齿状轮,第一齿状轮与转管固定连接,收容槽内设有盘线杆,每个盘线杆内侧端均穿过机体壁体并穿入容腔内,容腔内的盘线杆尾部固定设有第二齿状轮,收容槽与安放槽之间设有通口以及设置在通口与安放槽之间的卡紧槽,安放槽内设有后侧端穿入卡紧槽内的配电板,配电板左右两侧面同时设有凸轴,配电板后侧端面上设有穿入通口内的插杆,机体后侧面左右对应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一组以上的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盘线杆上均设有收容盘,所述收容盘上环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插杆后侧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内侧端面与所述配电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轴外侧端面固定设有齿痕部,所述凸轴与所述配电板之间的后侧面上设有封闭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块左前侧沿边处的所述凸缘块位于左侧穿入所述容腔内的所述盘线杆前侧位置,所述滑移块右后侧沿边处的所述凸缘块位于右侧穿入所述容腔内的所述盘线杆后侧位置,所述凸缘块内侧外壁上的第一齿状轮与第二齿状轮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前侧内壁与所述滑移块左前侧沿边处的所述凸缘块对应处内设有第一感发器,所述容腔后侧内壁与所述滑移块右后侧沿边处的所述凸缘块对应处内设有第二感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安放槽内壁上设有第一闪烁灯,所述右侧的所述安放槽内壁上设有第二闪烁灯,所述第一闪烁灯与所述第二感发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闪烁灯与所述第一感发器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内的所述滑移块与所述螺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5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弧焊机的气体保护平台
- 下一篇:一种真空充氩舱及其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