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快速克隆技术的环状RNA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5532.0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66 | 分类号: | C12N15/66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李国聪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快速 克隆技术 环状 rna 表达 载体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环状RNA在体内外过表达时不容易形成环状结构,目前多数过表达环状RNA方法中只有10%左右的形成率,即使改良的方法中提高了表达量,但会将原本不属于环状RNA的序列加入环状RNA中。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一步法快速克隆的、人工改造的、可以完整高效地表达环状RNA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利用特殊的环状RNA过表达序列框架,上下游特异性序列,酶切位点,以及利用一步法(快速克隆法)插入环状RNA序列的方法,达到高效、完整、便利地克隆及过表达环状RNA。该方法及载体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环状RNA的表达,为研究环状RNA的作用机制提供便利条件,为应用环状RNA作为体内基因靶向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应用范围包括体内外过表达环状RNA分子的基础研究和用于体内过表达环状RNA基因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领域。具体定义为一种完整高效地过表达环状RNA序列的载体构建方法,序列结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是新近确认的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分子,通常由部分外显子或内含子环化而成的RNA 分子,因而其结构比普通线状RNA稳定。circ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具有一定的组织、时序和疾病特异性。circRNA是RNA 家族的一颗极具发展潜力的正在升起的新星,也是RNA 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早期,关于circRNA 的文献报道少,且表达水平相对低,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circRNA被认为是错误可变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 ) 而形成的副产品,属于自然界中一种极罕见现象,甚至被当做遗传意外或实验人为因素所致,并未引起学术界重视。随着RNA 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大规模研究转录组数据时发现,circRNA并不像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极罕见现象,反而大量存在于真核细胞中。Danan 等发现,circRNA 在古生菌细胞普遍存在,并认为其极有可能具有生物学功能。同时,Salzman 等也证实circRNA 在人类细胞基因表达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并可能扮演着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角色。Jeck等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在人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超过25000 种circRNA,认为circRNA 是RNA 剪切后所形成的一类极稳定的保守性产物,此外还发现circRNA可被小型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降解。Memczak 等研究证实circRNA 参与转录后调控,Hansen 等的研究则揭示circRNA 可作为miRNA 海绵( miRNA sponge) 来影响基因的调控与表达。尽管circRNA 被发现已有30 余年,但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circRNA一直处于被学术界忽视的地位。但随着近年有关circRNA 的几项突破性研究的发现,尤其是国际著名权威刊物Nature 发表两篇有关circRNA生物学功能的论文,震惊学术界,从此拉开揭开circRNA 神秘面纱的序幕,circRNA 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将掀起研究热潮。而Glazar 等建立了circRNA 专用数据库“circBase”,该数据库对目前已发表的circRNA 资料进行整合统一,同时提供已知的及新的circRNA 测序资料,旨在为circRNA的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5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