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4849.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雪 |
主分类号: | H01F41/066 | 分类号: | H01F41/066;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1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串联 电抗 线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电抗器中,为减小损耗,在线圈绕制时一般在端部选取较窄的导线,以减小端部漏磁进而减小涡流损耗,但是导线宽度变窄后,对电流密度影响较大,很难选取到合适的尺寸。因此在常规电力电抗器中,线圈端部漏磁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使用双饼式结构绕制的线圈,将端部导线分成两个线饼,相当于减小了导线的宽度,可以有效的减小端部漏磁涡流损耗,但是双饼式线圈绕制非常困难,并且绕制效率低下,很多电抗器厂家由于线圈绕制问题而放弃了此种结构形式线圈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制效率高,线圈质量好的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所用辅料,为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准备导线、模具、脱模剂、玻璃胶,并领料;
S2、在电抗器内芯模具上均匀涂抹脱模剂,采用上阶梯S绕法将导线紧贴模具侧边均匀绕制线圈,留出一段导线作线圈低压端引出线;
S3、重复绕制若干层至规定圈数,导线末端引出作高压端引出线;
S4、将绕好的线圈进行真空干躁,干燥温度设置为120-140℃,保温2-4小时,空冷至室温,脱模;
S5、根据图纸要对线圈进行打磨、修整,涂抹玻璃胶。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剂为含氢甲基硅油、微晶石蜡和滑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绕制过程中,绕至电抗器铜箔/铝箔结尾时,用绝缘材料包覆导线,然后整体绕上半叠预浸带,并用胶水粘牢。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低压端引出线和高压端引出线的线长为0.3-0.5米。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外包一层环氧绝缘漆。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采用铜制漆包扁导线绕制。
本发明提供的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具有绕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更好的保证低压串联电抗器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电机绕组的匝间绝缘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所用辅料,为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准备铜制漆包扁导线、模具、脱模剂滑石、玻璃胶,并领料;
S2、在电抗器内芯模具上均匀涂抹脱模剂,采用上阶梯S绕法将导线紧贴模具侧边均匀绕制线圈,留出一段0.3-0.5米长的导线作线圈低压端引出线,导线绕至电抗器铜箔/铝箔结尾时,用绝缘材料包覆导线,然后整体绕上半叠预浸带,并用胶水粘牢;
S3、重复绕制若干层至规定圈数,导线末端引出作高压端引出线;
S4、将绕好的线圈进行真空干躁,干燥温度设置为130℃,保温2.5小时,空冷至室温,脱模,在线圈外包一层环氧绝缘漆;
S5、根据图纸要对线圈进行打磨、修整,涂抹玻璃胶。
实施例2:
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所用辅料,为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准备铜制漆包扁导线、模具、脱模剂含氢甲基硅油,并领料;
S2、在电抗器内芯模具上均匀涂抹脱模剂,采用上阶梯S绕法将导线紧贴模具侧边均匀绕制线圈,留出一段0.3米长的导线作线圈低压端引出线,导线绕至电抗器铜箔/铝箔结尾时,用绝缘材料包覆导线,然后整体绕上半叠预浸带,并用胶水粘牢;
S3、重复绕制若干层至规定圈数,导线末端引出0.5米长的导线作高压端引出线;
S4、将绕好的线圈进行真空干躁,干燥温度设置为13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脱模,在线圈外包一层环氧绝缘漆;
S5、根据图纸要对线圈进行打磨、修整,涂抹玻璃胶。
实施例3:
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所用辅料,为低压串联电抗器线圈绕制准备铜制漆包扁导线、模具、脱模剂微晶石蜡、玻璃胶,并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雪,未经张艳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