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牵引电机连接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3069.6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军;曾礼;楚万喜;王艳伍;张彩霞;刘辉;陈振锋;雷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牵引 电机 连接 状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检测牵引电机连接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牵引电机并联连接在逆变器的主电路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的输出电流,所述输出电流是对各所述牵引电机注入单相高频信号后产生的,所述单相高频信号是牵引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产生的;
获取所述单相高频信号对应的给定电压值;
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牵引电机并联所对应的理论并联负载阻抗,所述理论并联负载阻抗为在对各所述牵引电机注入所述单相高频信号后,各所述牵引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正常连接时对应的并联负载阻抗;
根据所述理论并联负载阻抗,获取并联负载阻抗阈值;
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包括:
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牵引电机并联所对应的理论并联负载阻抗,包括:
通过公式一获取所述理论并联负载阻抗Z1:
Z1=w×(L1s+L1r)公式一;
其中,w为单相高频信号的频率,L1s为并联定子漏感,L1r为并联转子漏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包括:
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获取牵引电机的实际并联负载阻抗;
若所述实际并联负载阻抗大于等于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则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牵引电机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
若所述实际并联负载阻抗小于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则确定各所述牵引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正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获取牵引电机的实际并联负载阻抗包括:
通过公式二获取所述实际并联负载阻抗Z2:
其中,U为所述给定电压值,I为所述输出电流。
6.一种检测牵引电机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牵引电机并联连接在逆变器的主电路上,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的输出电流,所述输出电流是对各所述牵引电机注入单相高频信号后产生的,所述单相高频信号是牵引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产生的;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单相高频信号对应的给定电压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之前,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牵引电机并联所对应的理论并联负载阻抗,所述理论并联负载阻抗为在对各所述牵引电机注入所述单相高频信号后,各所述牵引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正常连接时对应的并联负载阻抗;根据所述理论并联负载阻抗,获取并联负载阻抗阈值;
相应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给定电压值、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判断是否具有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的牵引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给定电压值和所述输出电流,获取牵引电机的实际并联负载阻抗;
若实际并联负载阻抗大于等于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则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牵引电机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非正常连接;
若实际并联负载阻抗小于所述并联负载阻抗阈值,则确定各所述牵引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的主电路正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0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浆预制桩
- 下一篇:一种温水清洗人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