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734.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学;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01D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体 涡轮 增压 排气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体且两端开口的气筒(15),该气筒(15)的顶部设置有顶帽(1),该气筒(15)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气管(14)和排气管(2),该气筒(15)的底部连通有蜗轮壳体,且该涡轮壳体的中部被间隔成上下两部分腔体,上下两部分腔体内设置有贯穿间隔部分的轴(9),且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涡轮,涡轮壳体的底部开口,进气管(14)通过通气管与涡轮壳体的下部分腔体侧壁连通,涡轮壳体的上部分腔体侧壁上连通有废气入口。本发明通过涡轮增压的作用结合结构设计的流速差而加快排气效率;其造价低廉,原理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低,排气效果好的优点,零耗能的动力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气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程排气机械装置领域存在排气效果差,或者对于一些燃烧炉结构在废气外排的外界环境下外排不流畅等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加工作业。对于废气外排不及时且废液分离差,影响燃烧炉作业进度与工程稳定性。对于现存的一些排气设备,存在复杂且对于材料的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加工易损耗失效,较为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体且两端开口的气筒,该气筒的顶部设置有顶帽,该气筒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该气筒的底部连通有蜗轮壳体,且该涡轮壳体的中部被间隔成上下两部分腔体,上下两部分腔体内设置有贯穿间隔部分的轴,且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涡轮,涡轮壳体的底部开口,进气管通过通气管与涡轮壳体的下部分腔体侧壁连通,涡轮壳体的上部分腔体侧壁上连通有废气入口。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顶帽内部为内凹锥体,且内凹锥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向外界的通气口。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涡轮壳体的中部被间隔成上涡轮壳体和下涡轮壳体,上涡轮壳体的底部和下涡轮壳体的顶部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盘密封,且两个连接盘之间通过若干焊接连杆连接在一起,轴贯穿两个连接盘,且上涡轮壳体内的轴上套装有上涡轮,下涡轮壳体内的轴上套装有下涡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涡轮和下涡轮分别通过轴毂套装在轴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气筒的底部通过上通管与上涡轮壳体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通气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且第一通气管与进气管连通,第二通气管与下涡轮壳体的侧壁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废气入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通过基于流体压差的涡轮增压排气装置,包括顶帽,顶帽的下端沿通过螺栓组连接于气筒的上端沿,顶帽内部下部为内凹锥体,通过内凹锥形内凹状的设计可调整风的沿壁路径,继而实现风的局部流速差。中部头通向外界的通气口;进气管一端焊接于气筒的外壁,另一端外边沿通过螺栓组连接于第一通气管一端;第一通气管另一端通过密封圈连接于第二通气管一端;第二通气管另一端外边沿通过螺栓组连接于下涡轮壳体的外伸端边沿;下涡轮壳体内部中空中置下涡轮;下涡轮通过轴毂连接轴一端;轴另一端通过轴毂连接上涡轮;下涡轮壳体上端焊接有连接盘下端面;连接盘通过焊接连杆将其自身上下端面焊合,连接盘上端面焊接于上涡轮壳体下端;上涡轮壳体内部中空中置上涡轮,上端焊接有上通管一端,上通管另一端通过沿通过螺栓组连接于气筒的下端沿;与气筒进气管对侧外壁焊接有排气管。通过涡轮增压的作用结合结构设计的流速差而加快排气效率;其造价低廉,原理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低,排气效果好的优点,零耗能的动力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压风自动排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反坡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