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065.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华;杜伦;胡仕宁;杜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9/02;C10L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阶 表面 改性 提高 性能 方法 | ||
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在低阶煤粉中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再加入十二醇,以及少量异丙醇稀释偶联剂,高速搅拌混合实现干法改性,或者,以异丙醇为溶剂,水浴70℃回流并进行搅拌混合4h,过滤并用异丙醇冲洗所得产物,干燥至恒重,实现湿法改性,向改性煤粉中加入NSF分散剂,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制成水煤浆,本发明在低阶煤表面引入钛酸酯和十二醇,利用钛酸酯与低阶煤表面存在的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进行反应,同时与十二醇产生交联,使低阶煤表面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同时减弱了含氧基团或矿物质与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少了煤表面吸附水的含量,从而使得NSF分散剂在低阶煤表面更好的吸附,进而提高了低阶煤的制浆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水煤浆性能改善,特别涉及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煤浆技术是一种能够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技术,将煤与水进行混合,并添加少量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备成固液两相悬浮分散体系。该体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管道输送,雾化并稳定燃烧,作为石油或天然气的补充和替代燃料,且其燃烧过程较直接使用煤炭燃烧更环保,此外,水煤浆还可以作为其他化工生产过程如合成甲醇、合成氨的原料。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要求水煤浆应具有高浓度、流动性能好、稳定性好的特点。通常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式是将60%~70%的煤,30%~40%左右的水和约1%的添加剂进行混合。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对水煤浆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煤本身的性质和添加剂的性能。添加剂包括分散剂、稳定剂和其他辅助药剂,其中分散剂起关键作用。通常认为分散剂分子亲油端与疏水性的煤表面作用,亲水端与水作用,通过分子间电荷斥力和空间位阻作用达到分散煤颗粒,防止凝聚沉淀的目的。在实际制备水煤浆时,通常使用变质程度较高,含氧量低,表面疏水性强的高阶煤。而相较于高阶煤,低阶煤的变质程度低,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以羟基和羧基为主)和矿物质,导致低阶煤的表面疏水性差,与煤疏水性强这一使用分散剂的前提相悖,导致分散剂对低阶煤的分散性能较差。此外,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在煤表面结合了较多的水,导致水煤浆中自由水含量减少,降低了水煤浆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分散剂对低阶煤分散性较差等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将成本低、储量大的低阶煤用于水煤浆的制备,针对低阶煤的表面特点,通过引入偶联剂与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进行反应,同时与十二醇交联,选择性的将煤表面亲水区域改性,增强低阶煤表面的疏水性,使其表面性状与高阶煤类似,改善现有分散剂对低阶煤的分散性能,提高低阶煤的成浆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在低阶煤粉中加入占其质量分数0.3~0.5%的钛酸酯偶联剂,再加入与钛酸酯偶联剂摩尔比(2:1)~(3:1)的十二醇,以及少量异丙醇稀释偶联剂,偶联剂在异丙醇中浓度为0.1g/mL。高速搅拌混合实现干法改性,然后加水制成水煤浆。
本发明另一种低阶煤表面改性提高成浆性能的方法,在低阶煤粉中加入占其质量分数0.3~0.5%的钛酸酯偶联剂,再加入与钛酸酯偶联剂摩尔比(2:1)~(3:1)的十二醇,以异丙醇为溶剂,水浴70℃回流并进行搅拌混合4h,过滤并用异丙醇冲洗所得产物,干燥至恒重,实现湿法改性,然后加水制成水煤浆。
所述低阶煤粉是将低阶煤破碎、磨制成不同粒度的煤粉,根据粒度级配将不同粒径的煤粉混合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低阶煤表面引入钛酸酯和十二醇,利用钛酸酯与低阶煤表面存在的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进行反应,同时与十二醇产生交联,使低阶煤表面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同时减弱了含氧基团或矿物质与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少了煤表面吸附水的含量,从而使得NSF分散剂在低阶煤表面更好的吸附,进而提高了低阶煤的制浆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