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8970.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李冬冬;应仕浩;朱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疫苗 自动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对水产养殖、鱼类防病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对鱼类进行注射接种是鱼类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对鱼类注射接种主要是靠人工进行的,费时费力,接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疫苗注射用的自动注射机,通过对鱼苗的自动夹持和自动注射实现鱼苗的自动接种,有效提高鱼苗接种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工作台、导向机构、夹持机构、注射机构、水箱及控制模块;夹持机构与注射机构均安装在水箱上,且注射机构与夹持机构平行设置,导向机构一端安装在工作台上,另一端和夹持机构的入口端相连接,工作台工作面高于夹持机构入口端;夹持机构上开有狭缝;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器针头,对准夹持机构上的狭缝。
所述的工作台包括集鱼槽和支架,集鱼槽安装在支架上,集鱼槽呈盒状,在一侧边缘上开有缺口,缺口处与导向机构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一开口逐渐变小的凹形槽,包括两片侧板、底板和两片拨鱼板;侧板和底板之间有一定倾角,两片侧板对称布置于底板两侧,可以使鱼苗由平躺状态变为直立状态,且背部在上,腹部在下;拨鱼板和侧板之间有一定倾角,两片拨鱼板平行布置于导向机构末端,可以实现鱼苗的侧翻,使鱼苗腹部对准注射机构进入夹持机构。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外壳、支架、下夹板部分、上夹板部分和光电传感器;其中:
1)外壳:外壳通过支架安装在水箱上;外壳由左右挡板及固定于两挡板间的弧形板构成,外壳弧形板上开有供注射装置注射用的狭缝、供鱼苗放行的槽,外壳挡板上开有供鱼苗进入的小口,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挡板外该小口处,可检测是否有鱼苗进入夹持机构;下夹板部分及上夹板部分设于外壳两挡板之间;
2)下夹板部分:包括旋转气缸、下轴、滚动轴承、下夹板和第一泡沫板;旋转气缸固定在外壳一侧挡板上,与下轴的一端相连;下轴的另一端与滚动轴承相连,滚动轴承固定在外壳另一挡板上;泡沫板粘附在下夹板上,下夹板焊接在下轴上;旋转气缸可以控制下夹板运动,配合上夹板实现对鱼苗的夹持和放行,第一泡沫板起缓冲作用,可降低对鱼苗的损伤;
3)上夹板部分:包括上轴、套筒、扭转弹簧、上夹板和第二泡沫板;套筒套于上轴上,上夹板和套筒焊接在一起,上轴固定在外壳上;扭转弹簧套在上轴上,一端与该轴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上夹板上;第二泡沫板粘附在上夹板上;扭转弹簧配合外壳上的限位销,可以实现上夹板在一定角度内转动,配合下夹板实现夹持功能。
所述的注射机构包括支撑板、导轨、导轨滑块、丝杆、底板和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并且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即注射角度可调;底板通过导轨滑块、丝杆和导轨安装在支撑板上,底板可通过丝杠在水平方向上调节;整个注射机构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水箱上;注射装置包括托板、气缸、注射器托、圆形气缸、注射器手柄、注射器针筒、注射器针头、注射器支撑板和针头导向支撑架;注射器针筒和注射器托配合安装,注射器托安装在气缸上,气缸控制注射动作;圆形气缸和注射器手柄相连,共同安装在注射器托上,圆形气缸控制输液动作;注射器支撑板和针头导向支撑架固定在托板上,两者共同起支撑注射器的作用,同时针头导向支撑架和注射器针头配合安装,起针头导向作用。
此外,本发明中,可以包括两套或多套尺寸各不相同的导向机构+夹持机构+注射机构,设置在同一工作台及水箱上,供大小不同的鱼苗注射用。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对鱼苗的自动夹持和自动注射实现鱼苗的自动接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注射成功率高、可靠性强,有效提高鱼苗自动化接种效率。本发明可实现草鱼、鲢鱼等类似体型的鱼苗的疫苗自动注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等轴侧图。
图2是工作台等轴侧图。
图3是导向机构等轴测图。
图4是夹持机构等轴测图。
图5是夹持机构外壳等轴测图。
图6是夹持机构下夹板部分等轴测图。
图7是夹持机构上夹板部分等轴测图。
图8是注射机构等轴测图。
图9是注射机构中注射装置等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垄全铺膜联合作业机
- 下一篇:多功能有机肥料撒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