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张弦结构的找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620.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波;朱忠义;刘飞;陈一;邓旭洋;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张弦结构的找形方法,该方法能在张弦结构上弦给定,且撑杆保持竖直的条件下寻找相应的下弦索构形,并给出初始态的预应力。本发明可在不改变上弦刚性部分几何形状、保持撑杆竖直的前提下进行张弦结构下弦索的找形,使结构的初始态与建筑几何完全吻合;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单向、双向、多向张弦梁以及张弦网壳等不同类型的张弦结构;找形过程中仅更新节点的z坐标,节点x、y坐标自动满足平衡方程,无需进行更新,从而使撑杆自动保持竖直;控制参数少,可以针对给定的上弦刚性部分的几何形状,直接得到一系列不同尺寸的下弦索形状以及对应的预应力,便于建筑方案比选和结构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弦结构的找形方法。
背景技术
张弦结构由上弦刚性构件、下弦高强度索以及连接二者的撑杆组成,是一种典型的由刚、柔性单元组成的杂交结构体系。这类结构体系的最早应用形式是平面受力的张弦梁(beam string structure),其刚性部分采用梁、拱等单向构件,后来逐渐发展出张弦立体桁架、双向张弦梁结构、多向张弦梁结构、张弦网壳等不同类型。张弦结构能充分发挥刚性构件和柔性构件的受力特点,具有跨越较大空间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
在张弦结构的早期应用中,下弦形状通常由建筑要求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找力分析以及基于逆迭代的零状态找形分析。近期研究表明,通过确定合理的下弦形状及相应的预应力,可使结构的初始态(即张拉完成、考虑指定荷载的平衡态)与零状态几何形状相同,改善上弦刚性构件的内力分布,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现有的下弦索找形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力密度法、动力松弛法等。
在工程实践中,除了要求张弦结构的初始态与建筑几何吻合,还一般要求撑杆保持竖直。目前基于力密度法的找形对下弦索节点三个方向的坐标同时求解,为了得到撑杆竖直的结构初始态,需要在找形中引入迭代过程,对节点的x、y坐标进行修正。本发明基于力密度法提出一种张弦结构找形方法,无需对节点的x、y坐标进行修正,使撑杆自动保持竖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弦结构的找形方法,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张弦结构的找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张弦结构按构件特性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弦刚性部分与撑杆组成的刚性模型,其中撑杆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二部分为下弦索构成的柔性模型;
步骤2:约束刚性模型的边界节点,以及每根撑杆下端点的三个平动自由度,在指定荷载作用下进行静力计算,提取撑杆内力;
步骤3:约束柔性模型的边界节点,以及每个下弦索节点的z向自由度,在自重作用下进行静力计算,提取每个下弦索节点的z向反力;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反力值与步骤2中的撑杆内力相加,所得结果作为柔性模型找形采用的外荷载;
步骤5:以力密度为变量建立柔性模型下弦索节点的x向、y向平衡方程组,求解方程组的通解,该通解称作力密度模态,满足各节点x向和y向平衡条件;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力密度模态乘以调整系数,得到柔性模型找形采用的力密度;
步骤7:采用步骤6得到的力密度,并将步骤4得到的外荷载施加到柔性模型的相应节点上,对柔性模型进行带荷载的力密度法找形;
步骤8:检查找形得到的柔性模型几何是否满足与建筑功能相关的要求,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6,更新力密度模态的调整系数,并重新进行找形,直至得到几何尺寸满足要求的柔性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替运行的继电器
- 下一篇:高稳定性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