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木薯全粉鱼丝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6923.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杨成春;刘仁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1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3302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全粉鱼丝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甜木薯全粉鱼丝,由鲜活鲩鱼肉、淀粉、食用盐和水加工制作而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包括甜木薯全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甜木薯全粉占淀粉总量的5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还包括甘薯淀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甘薯淀粉是所述淀粉中的余量,占淀粉总量的50%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甜木薯全粉占淀粉总量的80%,按重量份计,所述甜木薯全粉鱼丝包括以下组份:
4.一种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由鲜活鲩鱼肉、淀粉、食用盐和水加工制作而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包括甜木薯全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甜木薯全粉占淀粉总量的50%以上;
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将水、食用盐、淀粉掺入鲜活鲩鱼肉泥中拌匀成鱼肉泥粉团并拉成长条型、截取小段鱼肉泥粉团擀压成圆薄饼、将圆薄饼摊开用蒸气加热至熟透、将圆薄饼摊开冷却25分钟~30分钟至不粘手、将圆薄饼折卷成鱼丝带压实等待8.0小时~8.5小时至切片不粘刀后切成鱼丝、将鱼丝干燥至干透包装;
其中甜木薯全粉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甜木薯品种华南9号;
2)将木薯块根去除表皮和内皮,去除块根上部老熟木质化程度高的部分,将剩下的块根切成厚度为3毫米~5毫米的薯片或者直径为1.0毫米~1.5毫米的薯丝;
3)将薯片或薯丝在40℃~45℃下至少加热烘干48小时或者在晴天自然晾干4天~5天至薯片恒重;
4)将加热烘干或者自然晾干的薯片,置于32000转/分钟高速粉碎机中粉碎2分钟,重复2次,然后过100目~200目的细筛,制得甜木薯全粉后密封包装备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还包括甘薯淀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甘薯淀粉是所述淀粉中的余量,占淀粉总量的50%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甜木薯全粉占淀粉总量的80%,按重量份计,所述甜木薯全粉鱼丝包括以下组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鲜活鲩鱼肉,是将鲜活鲩鱼宰杀洗净,剁去鱼头,刮尽鱼鳞,剥去鱼皮,剔掉鱼刺和骨头,将鱼肉剁成肉泥;
所述长条型鱼肉泥粉团,是宽度为8厘米~10厘米、厚度为6厘米~7厘米的长条型鱼肉泥粉团;
所述截取小段鱼肉泥粉团,是从长条型鱼肉泥粉团中截取长度为4厘米~6厘米的小段鱼肉泥粉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擀压成圆薄饼,是用擀面杖将小段鱼肉泥粉团擀薄擀圆,擀压成直径35厘米~45厘米、厚度为2.5毫米~4毫米的圆薄饼;
所述用蒸气加热至熟透,是将圆薄饼放到特制的竹搭上,自然摊开,用蒸气加热至圆薄饼熟透为止;
所述圆薄饼摊开在木板上冷却,是取出竹搭,将圆薄饼摊开于木板上待圆薄饼冷却25分钟~30分钟至不粘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薄饼折卷成鱼丝带用重物压实至切片不粘刀后切成鱼丝,是将圆薄饼折卷成长度为35厘米~45厘米、宽度为3.5厘米~4.5厘米的鱼丝带,用重物压实8.0小时~8.5小时至切片不粘刀后,切成厚度均匀的鱼丝;
所述鱼丝干燥至干透包装,是将切好的鱼丝在35℃~40℃下至少加热烘干48小时或者在晴天自然晾干4天~5天,直至鱼丝中含水量不高于15%后包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甜木薯全粉鱼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依次将水、食用盐、淀粉掺入鲜活鲩鱼肉泥中拌匀成鱼肉泥粉,是在搅拌盆拌匀成鱼肉泥粉,首先加入水、食用盐,然后人工将淀粉从鱼肉泥四周慢慢添加,并用手沿鱼肉四周逆时针方向均匀转动,待淀粉与鱼肉混均匀时,继续在四周添加淀粉,如此循环至原料混匀;
所述拉成长条型鱼肉泥粉团,是将鱼肉泥粉团均匀排列,拉成长条型鱼肉泥粉团,并在上面铺盖湿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9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