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稳定性提高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715.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黎明;范立强;李明伟;秦臻;陈启明;邱勇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P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稳定性 提高 谷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其由大肠杆菌来源的谷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进行点饱和突变并筛选得到,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相对于天然的谷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的第5-7位的谷氨酰胺Q、缬氨酸V和苏氨酸T分别突变为谷氨酸E、丝氨酸S和缬氨酸V;
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其由大肠杆菌来源的谷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进行点饱和突变并筛选得到,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相对于天然的谷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的第5-7位的谷氨酰胺Q、缬氨酸V和苏氨酸T分别突变为酪氨酸Y、精氨酸R和赖氨酸K;
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其由大肠杆菌来源的谷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进行点饱和突变并筛选得到,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相对于天然的谷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的第5-7位的谷氨酰胺Q、缬氨酸V和苏氨酸T分别突变为天门冬酰胺N、酪氨酸Y和缬氨酸V;
所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7.含有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编码基因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质粒或细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选择大肠杆菌、乳酸菌、枯草杆菌、酵母或短棒杆菌。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菌产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具体方法为:将37℃,200rpm过夜培养的种子以5%的接种量转入TB培养基,于37℃、200rpm条件下培养至OD600为1时,加入终浓度0.7mM的IPTG诱导表达,得到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在生物合成催化L-谷氨酸或其钠盐生成氨基丁酸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7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