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5082.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超;汤林波;张宝;肖彬;孙楠;童汇;喻万景;张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张慧;赵静华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硫化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升华硫粉溶于无水甲苯,形成透明溶液A;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将溶液A加入悬浮液B中,得碳纳米管‑Li2S复合材料的悬浮液,加热蒸干溶剂即得到碳纳米管‑Li2S复合材料粉末;最后将碳纳米管‑Li2S材料置于惰性气氛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碳,形成碳纳米管‑Li2S‑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导电性好,包覆层紧密,可改善Li2S电极的导电性,有效抑制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扩散,提高硫的利用率;同时碳纳米管的多孔结构,对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和收缩有缓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碳纳米管-Li2S-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推进,迫切需要更高容量、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进展缓慢。锂硫电池是以金属锂作为负极,单质硫或硫基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的二次电池。在理论上,锂与硫完全反应后生成Li2S,可实现2电子反应,其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mAh/g,以硫与金属锂构建的二次电池体系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Wh/kg,实际能量密度目前能达到300Wh/kg,且单质硫质量轻,自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是最具潜力的高容量电极材料。
硫化锂(Li2S)是一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材料理论容量高达1166 mA h g-1,是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的数倍;其首次脱锂充电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收缩,能给后续的嵌锂放电反应提供空间,保护电极结构不受破坏;其可与非锂金属负极材料(诸如硅、锡等)组装电池,有效避免锂枝晶形成等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该材料电子/离子导电率低,反应中间产物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易引发穿梭效应,而导致容量的急剧衰减,限制了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实际应用。目前的改性大多集中在对材料进行碳包覆,提升材料的导电性、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缓解材料的体积效应,但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性高,放电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穿梭效应低的锂硫电池正极用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升华硫粉溶于无水甲苯,形成透明溶液A;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将溶液A加入悬浮液B中,得碳纳米管-硫化锂复合材料的悬浮液,加热蒸干溶剂即得到碳纳米管-硫化锂复合材料粉末;最后将碳纳米管-硫化锂材料置于惰性气氛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碳,形成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升华硫粉溶解于无水甲苯中,溶液浓度为0.01~2mol/L(优选0.1~1mol/L),溶解温度为0~110℃(优选25~90℃),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A;
控制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利于后续步骤中获得颗粒大小不一的产物;
(2)将碳纳米管加入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10min~4h(优选20min~1h),使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碳纳米管与Li2S的质量比控制为1:1~1:32(优选1:5~1:10),Li2S由步骤(1)中的升华硫转化而来;所述三乙基硼氢化锂与步骤(1)中升华硫粉的摩尔比为2~10:1(优选3~5:1);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浓度控制为0.1~2mol/L(优选0.5~1.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特种电源用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