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5010.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9/107;A61K31/4164;A61K47/24;A61K47/2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 奥昔康唑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硝酸奥昔康唑(Oxiconazole nitrate)为新一代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于1983年首次在瑞士上市应用于临床,随后其外用乳膏剂、洗剂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国上市。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足癣、股癣,因红色毛发癣菌、须疮发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感染所致的体癣,因糠秕疹小芽孢菌所致的糠疹等浅部真菌疾病的治疗。
硝酸奥昔康唑抑制真菌的生长与阻止麦角固醇的合成有关: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对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对称性、完整性等都有重要影响;硝酸奥昔康唑通过抑制P-450DM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发挥抗菌、杀菌作用。近年来,硝酸奥昔康唑以其高效、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真菌病根据感染层面可分为:浅表感染、皮下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浅表真菌感染在临床皮肤病中最为常见。浅表真菌感染又称浅部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皮肤、毛发和趾甲,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质、毛发和甲板的角蛋白组织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浅部真菌病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其流行颇广,遍布在世界各地区,在我国也是常见多发病。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糠疹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其感染及真菌富集部位主要集中于皮肤表皮层,而未侵入至真皮及皮下组织。因此,具有局部表皮层靶向的外用制剂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应用此类制剂进行浅部真菌病的治疗,经皮给药后药物可迅速、特定的到达患病部位发挥疗效,临床应用优势明显。
经皮给药是指通过皮肤表面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合适的经皮给药制剂,可控制药物经皮渗透的速度和程度,使其给药后能迅速、特定的递送至浅表感染部位发挥疗效,具有一定的靶向意义;同时,由于药物靶向富集于表皮层,从而使其较少或几乎不渗入真皮层,避免药物渗入皮层后进一步通过毛细血管迅速吸收进入全身循环,降低了由全身吸收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有效和临床顺应性。因此,此类经皮给药制剂对浅部真菌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优势与前景。
但是,当前现有技术中的硝酸奥昔康唑乳膏在实际使用中主要集中于表皮层,难以渗入到真皮层,使得药物难以发挥效用,由于表皮集聚也使得敏感人群较易产生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膏,该纳米乳膏包括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和凝胶基质。
所述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包括4-8%的硝酸奥昔康唑、1-3%甘油和0.1-0.4%氨丁三醇,0.1-0.3%尼泊金乙酯、0.02-0.05%维生素C棕榈酸酯和10-20%辛葵酸甘油酯、2-5%卵磷脂以及0.1-0.3%的维生素E。
所述凝胶基质包括百分比2-6%的羟丙甲纤维素、0.5-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硝酸奥昔康唑纳米乳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取硝酸奥昔康唑、甘油和氨丁三醇溶于蒸馏水中,搅拌至硝酸奥昔康唑完全溶解,得到水相;再取尼泊金乙酯、维生素C棕榈酸酯和辛葵酸甘油酯、卵磷脂以及维生素E加速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水相和油相水浴条件下用分散机剪切,制得初乳,再用纳米均质机,室温冷却后备用。
其中,将质量百分比为4-8%的硝酸奥昔康唑、1-3%甘油和0.1-0.4%氨丁三醇溶于100-140mL蒸馏水中,60-80℃水浴条件下搅拌。
将质量百分比为0.1-0.3%尼泊金乙酯、0.02-0.05%维生素C棕榈酸酯和10-20%辛葵酸甘油酯、2-5%卵磷脂以及0.1-0.3%的维生素E在60-80℃水浴条件加速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
将水相和油相在60-80℃水浴条件下用分散机剪切,12000-15000r/min、8-10min,制得初乳;再用纳米均质机100-120bar压力下循环1-2周,1 000-1200bar压力下循环6-8周,室温冷却后备用。
所述凝胶基质的制备方法:取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胀,并调节pH。
所述凝胶基质的具体制备方法:取质量百分比2-6%的羟丙甲纤维素、0.5-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80-120ml蒸馏水中,并加入5-10ml的95%乙醇液和0.5-1ml的丙二醇,充分搅拌防治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并调节pH为4.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