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9739.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阮仕叠;郑执权;董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未来立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9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方法 教学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方法包括:智能终端对一教学识别体上的多个特征点进行拍摄识别;智能终端根据识别出来的教学识别体ID信息发送请求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响应请求,将三维虚拟动态模型传输到智能终端,并同步显示出来;通过智能终端对三维虚拟动态模型进行教学操作,通过控制中心将三维虚拟动态模型变化显示出来;教学系统包括教学识别体、智能终端及控制中心;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时候,容易精神不集中、麻木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穿戴识别装置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明显,是一种填鸭式、被动式教学,由于仅靠学生的思维和记忆来获取知识,没有直观的视图化教学资源让主动参与,导致学士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时候,容易精神不集中、麻木,效果不好。
现代教育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教学资料展示出来,但实际上仍是以被动式教学为主,教学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目前亟待将教学知识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直观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波音公司的研究员Thomas P.Caudell在90年代初提出增强现实概念,它借助于三维显示技术、交互技术、多种传感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虚拟信息融合到用户所要体验的真实环境中,它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主要体现在: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形象化,支持泛在环境下的情景式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存在感、直觉和专注度,使用的自然方式交互学习对象。
但是目前国内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主要在提高用户在游戏或特定场景中的体验方向,而对将具体的教学资料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方向,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方向,还没有将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时候,容易精神不集中、麻木以及目前国内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主要在对具体的教学资料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方向还没有将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教学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对教学识别体上的特征点进行识别,将教学识别体对应的三维虚拟动态模型同步显示在控制中心的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屏幕上,将复杂的教学资源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学人员通过智能终端还可以对三维虚拟动态模型进行放大,缩小等操作,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方面,提供一种教学方法,提供包括安装有识别系统的智能终端、控制中心及多种类型的教学识别体,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对一教学识别体上的多个特征点进行拍摄识别;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识别出来的教学识别体ID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请求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响应请求,将三维虚拟动态模型传输到所述智能终端,并将从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的实时显示的三维虚拟动态模型的图象帧同步显示出来;
通过所述智能终端对所述三维虚拟动态模型进行教学操作,所述控制中心将所述三维虚拟动态模型动态变化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未来立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未来立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天然气撬装站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汽车减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