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88906.4 | 申请日: | 201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季轻舟;雒宝花;杨力宏;李飞强;汪西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高速 感性 负载 驱动 电路 | ||
1.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逻辑模块,预驱动电路和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驱动逻辑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依次连接的一个预驱动电路和一个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输出总线信号BUS,另一个输出端依次连接另一个预驱动电路和另一个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总线差分信号XBUS;
所述的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总线输出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防止输出信号回零后振荡;
所述的预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由两级反相器组成;
所述的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PMOS晶体管MP3,其栅极连接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输入端IN2,衬底和源极接电源电压VDD,漏极接第二连接点B;
第三NMOS晶体管MN3,其栅极连接第四连接点D,衬底和源极接第五连接点E,漏极接第三连接点C;
高压PMOS晶体管MP4,其栅极连接第三连接点C,衬底和源极接电源电压VDD,漏极连接总线信号BUS或总线差分信号XBUS;
第四NMOS晶体管MN4,其栅极连接第五连接点E,衬底和源极接地线,漏极连接第四连接点D;
第一多晶电阻R1,其一端接带负反馈斜坡控制模块输入端IN2,另一端接第四连接点D;
第二多晶电阻R2,其一端接第五连接点E,另一端接地线;
第三多晶电阻R3,其一端接第二连接点B,另一端接第三连接点C;
第一多晶电容C1,其一端接第二连接点B,另一端接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线为4M 1553总线,采用所述的驱动电路的4M 1553总线,能够最多驱动32个节点正常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在3.3V电源电压下,近端节点差分幅值大于等于20V,且低频数据向高频数据过渡时数据过零间隔满足4M 1553总线的通信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高速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PMOS晶体管MP1,其栅极连接预驱动电路输入端IN1,衬底和源极接电源电压VDD,漏极接第一连接点A;
第一NMOS晶体管MN1,其栅极连接预驱动电路输入端IN1,衬底和源极接地线,漏极接第一连接点A;
第二PMOS晶体管MP2,其栅极连接第一连接点A,衬底和源极接电源电压VDD,漏极接预驱动电路输出端OUT;
第二NMOS晶体管MN2,其栅极连接第一连接点A,衬底和源极接地线,漏极接预驱动电路输出端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机箱
- 下一篇:一种电脑机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