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86859.X | 申请日: | 201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闰;宋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D13/60 | 分类号: | F16D13/60;F16D1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张微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结构 | ||
1.一种离合器结构,包括:
轮毂,其固定于转轴;
套筒,其安装在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上,并被配置成直线滑动;
离合器齿轮,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离合器齿轮与离合器锥体一体形成,所述离合器锥体以外径逐渐减小的方式朝向所述轮毂突出;
第一摩擦环,其设置在所述离合器齿轮与所述轮毂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环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离合器齿轮按压,以便在所述离合器锥体与所述轮毂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传递扭矩;
第二摩擦环,其被配置成禁止相对于所述轮毂旋转,并且具有被配置成与所述离合器锥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内表面;
中间锥体,其被配置成禁止相对于所述离合器齿轮旋转,所述中间锥体具有: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摩擦环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内表面,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摩擦环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外表面;以及
位移转换单元,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摩擦环相对于所述轮毂的旋转位移转换成所述第一摩擦环在朝向所述离合器齿轮的轴向上的直线位移,
其中,所述第二摩擦环和所述中间锥体中的每一个在其内径部和外径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摩擦部件,
其中,所述位移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斜面,其形成在位于所述轮毂中的轮毂槽的端部处,并且所述轮毂槽配置成容纳从所述套筒朝向所述轮毂沿径向向内突出的套筒突出部;以及第二斜面,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摩擦环的第一环形突出部处,以便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斜面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摩擦环相对,同时所述第一斜面的宽度沿所述轮毂槽的周向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轮毂和所述离合器齿轮不彼此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轮毂和所述离合器齿轮被配置成仅通过在所述第一摩擦环与所述中间锥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在所述中间锥体与所述第二摩擦环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所述第二摩擦环与所述离合器锥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驱动力从所述轮毂传递至所述离合器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环在其内径部上设有摩擦部件,或者所述离合器锥体在其外径部上设有摩擦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当所述第一摩擦环在其内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时,所述中间锥体和所述第二摩擦环均在其内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当所述离合器锥体在其外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时,所述第二摩擦环和所述中间锥体均在其外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摩擦环和所述中间锥体中任一个均在其内径部和外径部两者上设置摩擦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当所述第二摩擦环在其内径部和外径部两者上均设置摩擦部件时,所述中间锥体在其外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当所述中间锥体在其内径部和外径部两者上均设置摩擦部件时,所述第二摩擦环在其内径部上设置摩擦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摩擦环被配置成防止相对于所述轮毂旋转,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锥体被配置成防止相对于所述离合器齿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8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片式重型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 下一篇:一种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离合器片





